“不恨百年促”出自唐代元稹的《悟禅三首寄胡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ù hèn bǎi nián cù,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不恨百年促”全诗: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悟禅三首寄胡果》是唐代元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最近听闻胡隐士,暗中领悟心灵王。不恨百年匆匆过,反而忧伤万劫长。修行有终止,无为也无伤。谨慎勿贪恋俗事,应顺应时不忘常。百年光景转瞬即逝,何事苦苦纠缠不休。晚年疲倦于学问,闲暇心思容易归禅。疾病宜多宴坐,贫穷似少攀缘。我自嘲无名无姓,因为名字在天空中自由自在。最近领悟新的章句,因此知道见解在心中。春天游览晋祠的水,晴天登上霍山的峰巅。向禅宗的僧人请教禅理,从丹道修行的客人那里获赠金钱。不要惊讶头发即将变白,禅观修行已深入老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元稹对禅宗修行的思考和体悟。他提到了胡隐士,暗示他是一个精通禅宗的隐士,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内心的王者。诗中表达了对时光的忧伤,认为百年光景匆匆而过,而万劫之久的痛苦却似乎无法结束。作者告诫人们要慎重对待俗世事务,应该顺应时机,不忘常态。诗中也表达了作者晚年对学问的厌倦和对禅宗的向往,他认为晚年的心思容易回归禅修。此外,作者还提到疾病宜多宴坐,贫穷似少攀缘,暗示在身体欠佳和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内心的宴坐和超脱来获得安宁。最后,作者提到自己笑称没有名字,因为名字的束缚并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自由,而真正的自由在于内心的觉醒。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对胡隐士的提及,暗示了寻找内心王者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内心觉醒的渴望。诗中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禅修境界的向往,以及在晚年对学问的厌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描绘出人生的短暂和万劫不复的痛苦,呼唤人们要珍惜当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词以一种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禅修和内心觉醒的向往,给读者带来了思索和启迪。
wù chán sān shǒu jì hú guǒ
悟禅三首寄胡果
jìn wén hú yǐn shì, qián rèn de xīn wáng.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bù hèn bǎi nián cù, fān bēi wàn jié zhǎng.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yǒu xiū zhōng yǒu xiàn, wú shì yì wú yāng.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shèn mò tōng fāng biàn, yīng jī bù dùn wàng.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bǎi nián dōu jǐ rì, hé shì kǔ xiāo rán.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wǎn suì juàn wéi xué, xián xīn yì dào chán.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bìng yí duō yàn zuò, pín shì shǎo pān yuán.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zì xiào wú míng zì, yīn míng zì zài tiān.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jìn jiàn xīn zhāng jù, yīn zhī jiàn zài xīn.
近见新章句,因知见在心。
chūn yóu jìn cí shuǐ, qíng shàng huò shān cén.
春游晋祠水,晴上霍山岑。
wèn fǎ sēng dāng jì, huán dān kè zèng jīn.
问法僧当偈,还丹客赠金。
mò jīng tóu yù bái, chán guān lǎo mí shēn.
莫惊头欲白,禅观老弥深。
拼音:bù hèn bǎi nián cù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元稹为人刚直不阿,情感真挚,和白居易是一对好友。白居易这样评价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谊”,元稹和妻子韦丛的半缘情深也为人津津乐道。
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太子少保韦夏卿的小女儿年芳20的韦丛下嫁给24岁的诗人元稹。此时的元稹仅仅是秘书省校书郎。韦夏卿出于什么原因同意这门亲事,已然无从考证了,但出身高门的韦丛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韦丛因病去世,年仅27岁。此时的31岁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驾鹤西去,诗人无比悲痛,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最著名就是:
《离思五首》【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用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韦丛。
《遣悲怀三首》【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遣悲怀三首》作于韦丛去世后两年。虽然就在同年,元稹即在江陵府纳了妾,有些言行不一,但是他对韦丛的感情是真挚的。我们不能用王维终不再娶的标准来衡量每个人。
是的,也许我们无法像元白那样风雅相深,但可以学习他们的患难与共;也许我们无法拥有像韦丛一样的贴心爱人,但可以像他们一样去关心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