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归七度试春纱”出自宋代洪咨夔的《谨和老人春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guī qī dù shì chūn shā,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一归七度试春纱”全诗: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谨和老人春行》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谨和老人春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
一归七度试春纱。
柔风绿遍庭前草,
细雨红催陌上花。
惠远买来犹浊酒,
赵州吃去只粗茶。
回头恰恰莺啼处,
黄四娘今尚有家。
译文:
谨和老人春天出行,
抗疏明时效伏伽。
一年归来已七度,
试穿新织的春纱。
温柔的春风绿遍院中的草地,
轻细的春雨催开了街上的花朵。
惠远买回的酒仍然浑浊不清,
赵州喝下去只是粗茶。
回头时,正好听到莺鸟的啼鸣,
黄四娘如今仍然有个家。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老人春天外出的场景。老人经历了七个春天的归来,每次春天回来都会试穿新织的春纱,感受春天的气息。诗中写到春风柔和,绿草如茵,细雨滋润街上的花朵,将春天的景色生动地展现出来。
然而,诗中也透露出老人的境况。他买回的酒依然浑浊不清,而且在赵州这个地方,即使喝酒也只能喝粗茶。这种对酒的描述,可以理解为老人所得的回报并不丰厚,生活并不富裕。
然而,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希望和温暖。当老人回头时,恰好听到莺鸟在啼鸣,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新的希望。而黄四娘这个人物,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但她的存在说明了即使在老人衰老的岁月中,仍然有人关心和陪伴他。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老人春天外出的景象,同时暗示了老人生活的艰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传递了一种温暖和希望,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互相关怀的重要性。
jǐn hé lǎo rén chūn xíng
谨和老人春行
kàng shū míng shí xiào fú jiā, yī guī qī dù shì chūn shā.
抗疏明时效伏伽,一归七度试春纱。
róu fēng lǜ biàn tíng qián cǎo, xì yǔ hóng cuī mò shàng huā.
柔风绿遍庭前草,细雨红催陌上花。
huì yuǎn mǎi lái yóu zhuó jiǔ, zhào zhōu chī qù zhǐ cū chá.
惠远买来犹浊酒,赵州吃去只粗茶。
huí tóu qià qià yīng tí chù, huáng sì niáng jīn shàng yǒu jiā.
回头恰恰莺啼处,黄四娘今尚有家。
拼音:yī guī qī dù shì chūn shā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六麻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