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无触目琳琅”出自宋代赵蕃的《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fēi wú chù mù lín l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非无触目琳琅”全诗:世有封胡羯末,非无触目琳琅。
何似君家兄弟,睟然面背难藏。
《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中文译文:
世有封胡羯末,
非无触目琳琅。
何似君家兄弟,
睟然面背难藏。
诗意:
这首诗词以送刘公前往庐陵并兼程与张元亨相会为主题,通过对不同命运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离合的感慨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追求和珍视。首先,作者提到了"世有封胡羯末",意指在世间常有被封为胡人或羯人的末流之士,暗示着这些人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而是因为其身份地位的低微而被忽略。接着,作者提出了对比:"非无触目琳琅",琳琅指的是美玉、珍宝,通过这样的对比,作者表达了对这些被忽视之人的同情和惋惜之情。
然后,作者以"何似君家兄弟"的方式引入了另一种境遇。这句话表达了对友谊的向往和渴望,暗示着君家兄弟之间的关系是亲密、真挚的。最后一句"睟然面背难藏"传递出了作者的思索和感慨之情。"睟然"意为凝视、思考,传递了作者对友谊的深思和对离别的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比而显得深邃而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追求和珍视之情。通过描绘不同的命运和境遇,诗人唤起了读者对于人生中离别和友谊的共鸣,使人们在思考中感悟人生的真谛。
sòng liú gōng qiú hái lú líng jiān shǔ zhāng yuán hēng wǔ shǒu
送刘公求还庐陵兼属张元亨五首
shì yǒu fēng hú jié mò, fēi wú chù mù lín láng.
世有封胡羯末,非无触目琳琅。
hé sì jūn jiā xiōng dì, suì rán miàn bèi nán cáng.
何似君家兄弟,睟然面背难藏。
拼音:fēi wú chù mù lín lá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