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萝绕屋茅覆墙”出自明代李东阳的《题朱仪中雨图》,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uí luó rào wū máo fù qi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垂萝绕屋茅覆墙”全诗:菰丛苍苍集烟渚,山头湿云半为雨。
垂萝绕屋茅覆墙,石燕林鸠似相语。
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
黄泥道路白头浪,知是江南烟水乡。
长安溽暑秋过半,雨湿书床尽糜烂。
三年诗逋坐盈案,拂君画图为君叹。
闭门觅句无人催,呼童卷送休徘徊。
君看白石最深处,纸背犹湿青莓苔。
《题朱仪中雨图》是明代李东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菰丛苍苍集烟渚,山头湿云半为雨。
垂萝绕屋茅覆墙,石燕林鸠似相语。
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
黄泥道路白头浪,知是江南烟水乡。
长安溽暑秋过半,雨湿书床尽糜烂。
三年诗逋坐盈案,拂君画图为君叹。
闭门觅句无人催,呼童卷送休徘徊。
君看白石最深处,纸背犹湿青莓苔。
译文:
菰丛苍苍集聚在烟渚上,山头上的云雾似乎即将变成雨。
垂萝缠绕屋顶的茅草,石燕和林鸠仿佛在交谈。
桃花已经凋谢,梅子变得黄了,南湖和北泖都一片茫茫。
黄泥的道路被白头浪打湿,我们知道这是江南的烟水之乡。
长安的炎热已过了一半,雨水湿透了书床,一切都变得破烂不堪。
三年来写的诗文堆满案头,我为你的画图而叹息。
闭门寻找诗句,却没有人催促,我呼唤童子来卷起,却只有无休止的徘徊。
你看,白石最深处最动人,纸背上还留着湿润的青苔。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的景色,展现了江南的特色和作者内心的苦闷。诗中通过描绘菰丛、山头云雾、垂萝、石燕和林鸠等自然景物,以及桃花凋谢、梅子变黄等季节变化,表现了江南地区的风光和气候特点。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的心情,揭示了他在长安的炎热夏天中渴望江南的雨水和清凉,以及他在创作诗文时的孤独和无助。
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通过对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江南的风土人情和诗人内心的愁绪。在诗的结尾,诗人通过描述白石最深处湿润的青苔,暗示自己诗文的深度和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诗和艺术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以身份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江南乡土之美的赞美和对创作的无奈与苦闷。读者在欣赏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江南的湿润与烟雨之美,同时也可以体味到诗人抒发的孤独与迷茫。这首诗词在表达江南风光之美的同时,也倾诉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艺术的追求,给人以深思和共鸣的空间。
tí zhū yí zhōng yǔ tú
题朱仪中雨图
gū cóng cāng cāng jí yān zhǔ, shān tóu shī yún bàn wèi yǔ.
菰丛苍苍集烟渚,山头湿云半为雨。
chuí luó rào wū máo fù qiáng, shí yàn lín jiū shì xiāng yǔ.
垂萝绕屋茅覆墙,石燕林鸠似相语。
táo huā luò jǐn méi zǐ huáng, nán hú běi mǎo jù máng máng.
桃花落尽梅子黄,南湖北泖俱茫茫。
huáng ní dào lù bái tóu làng, zhī shì jiāng nán yān shuǐ xiāng.
黄泥道路白头浪,知是江南烟水乡。
cháng ān rù shǔ qiū guò bàn, yǔ shī shū chuáng jǐn mí làn.
长安溽暑秋过半,雨湿书床尽糜烂。
sān nián shī bū zuò yíng àn, fú jūn huà tú wèi jūn tàn.
三年诗逋坐盈案,拂君画图为君叹。
bì mén mì jù wú rén cuī, hū tóng juǎn sòng xiū pái huái.
闭门觅句无人催,呼童卷送休徘徊。
jūn kàn bái shí zuì shēn chù, zhǐ bèi yóu shī qīng méi tái.
君看白石最深处,纸背犹湿青莓苔。
拼音:chuí luó rào wū máo fù qiáng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一)
李东阳四岁时被举荐为神童.父亲带他进宫朝见皇帝,因人小脚短,跨不过门槛。皇帝 见此情景,便脱口出了上联:“神童脚短。”东阳应声对下联:“天子门高”。皇帝高兴地将他抱坐膝盖上,见其父亲还站立在一旁,又出上联:“子坐父立,礼乎?”李东阳答道:“嫂溺叔援,权也。”
(二)
李东阳和程敏政同时作为神童,被皇帝召见入宫殿。皇帝正在吃螃蟹,便以此出上联:“螃蟹浑身甲胄。”程敏政应声对道:“凤凰遍体文章。”李东阳从容答道:“蜘蛛满腹经纶。”皇帝说:“这个孩子将来会当宰相。”殿试后第三天,李东阳中了第三名神童。
(三)
李东阳被举荐为神童后,不少文人墨客找他题诗作对,试试他的才华是否名副其实。有位老翰林将他的名字嵌入联语,要他用“两兼格”续对:“李东阳气暖。”东阳对道:“柳下惠风和。”老翰林惊叹不已。
(四)
正德年间(1506~1521),内阁刘健、谢迁二公遭贬离京,只留下李东阳一人。当时刘瑾把持朝政,李东阳独木难支,无力回天。有人画了一幅丑老妪骑牛吹笛的讽刺画,在画中老妪额上题“此李西涯(李的号)相业”,以此嘲讽李东阳。有人向他报告此事,可他不动声色,自题绝句一首:“杨妃身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恨多。争似阿婆骑牛背,春风一曲太平歌。”在后来推翻刘瑾的斗争中,李起了关键性作用。
(五)
李东阳与彭泽(字民生望,攸县人)交往甚密,常有唱酬。彭对李诗不太赞赏。后来,彭泽官场失意,离京回乡。李东阳赠诗一首:“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木叶下时惊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盘。”彭读到开头四句便深为感动,读完全诗,潸然泪下。反复吟诵数十遍,爱不释手,对儿子说;“现在我才发现西涯的诗写得这样好,意境如此深远。我恨不能与他重相见,把酒论诗文!”
(六)
李东阳之女,嫁于山东曲阜孔闻韶。未嫁之前,其女以孔家园林狭小,花木稀少为词,稍有责难。孔家为此大兴土木,扩充屋宇,修葺亭台楼阁。孔闻韶乃孔子六十二世孙,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袭封衍圣公,“班超一品之阶”。同年孔府花园竣工,东阳之女亦于当年出嫁,封为一品夫人。可谓三喜临门。袭封后,东阳代衍圣公作谢恩表,并代作大门联。联云:“与国戚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偕天不老,文章礼乐圣人家。”此时东阳已是暮年,遣词造句,颂扬得体,忧国忧民,一片忠心。
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7年)六月初九李东阳出生于北京西涯村,父亲李淳是个饱学之士,以教私塾为生, 因家贫,甚至还当过摆渡的船工。幼年就显现出非凡的才华。李东阳4岁时随父亲在北京时就会写直径一尺的大字,被京城中人视为神童。顺天府官员把李东阳推荐给景帝,李东阳当着景帝写下“龙、凤、龟、麟”等大字,景帝非常高兴,赐给李东阳珍奇水果和金银元宝。之后,并两次召见准予李东阳进顺天府学读书。
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李东阳十八岁即中进士(跨级直接考),殿试二甲第一,选庶吉士,不久授编修,参与修撰《英宗实录》。宪宗成化三年(1467年)书成,升从六品俸。后迁侍讲,旋入经筵侍班。十六年,为应天乡试考官。二十年,再迁侍讲学士,辅太子诵习。二十二年丁父忧。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补原官加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书成,升太常寺少卿。
弘治五年大旱,孝宗敕群臣言天灾事,东阳条摘有关《孟子》,以天灾与时政阙失相联,天降灾福与人事有关,望皇帝勤习经文,以诚意动天意。而其他“凡事关祈祷,悉加屏绝。”疏上,孝宗称赏。迁礼部右侍郎,入内阁专典诰敕事。八年,以本官入文渊阁参预机务。十一年,加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十六年,纂修《大明会典》成,进太子太保、户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时内阁大学士刘健、谢迁颇有刚直之名,刘健善断,谢善持论,而东阳性温而多智谋。一时有“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侃”之赞。孝宗对三大臣意见颇多采纳,并常召入宫中议事,“呼先生而不名。”十七年,重修阙里孔庙工竣,东阳奉诏往祭。及归,上《通达下情题本》,直陈时局艰难,不报。
武宗即位,大肆扩充皇庄,别构宫苑,假借巡视搜括民财,劫掠妇女。天下怨声载道,人民苦痛。又宠用宦官,任意缉拿民众,诬辱朝臣 。正德元年(1506年),东阳等上疏极陈“嬉游废政”之弊;又上疏论“时政四弊”,皆不报,乞休;武宗不允,而朝政无所改。十月,朝官纷请诛宦官刘瑾等,武宗与内阁议时,刘健、谢迁持论激烈,至于推案哭骂,遂为武宗所恶。刘、谢上疏乞休,惟东阳仍留内阁。刘、谢即免,内阁引进王鏊、焦芳,迭加东阳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二年,《历代通鉴纂要》成,以书中一、二页装潢颠倒错乱,字体亦微小差讹,刘瑾、焦芳等人构东阳罪,武宗有旨不问,得免祸。
五年秋,刘瑾被诛,东阳荐刘忠、梁储入阁。而武宗嬉乐如旧,宦官张永、谷大用等仍受重用。内阁奏议徒为虚文,政治腐败日甚一日。东阳于正德七年辞官。深居简出,以诗酒自娱。十一年(1516)病卒,年69。
李东阳以台阁大臣主持文坛数十年,其为诗文典雅工丽,为首形成“茶陵诗派”。兼善书法,于篆隶造诣尤高。大家赞道李东阳“长沙公大草,中古绝技也!玲珑飞动,不可按抑,而纯雅之色,如精金美玉,毫无怒张蹈厉之癌,盖天资清澈,全不带渣滓以出。”所著有《怀麓堂集》100卷、《怀麓堂诗话》1卷,又有《燕对录》、《东祀录》等(据《四库总目》)。《明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