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岁得相依”出自宋代赵蕃的《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ǎn suì dé xiāng y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晚岁得相依”全诗:四海岂不广,一身何所归。
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黄扉。
愧我尚斗食,如君犹褐衣。
长年恨相远,晚岁得相依。
《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是宋代赵蕃所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海岂不广,一身何所归。
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黄扉。
愧我尚斗食,如君犹褐衣。
长年恨相远,晚岁得相依。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赵蕃在远行中的思考与感慨。他感叹世界之广阔,却不知自己应该回归何处。他已经游历劳累,白发已经覆盖了他的头颅,而他的老友却依然守在故乡的黄门之内。他感到惭愧,因为他仍在奋斗为生,而他的朋友却仍然身穿朴素的衣衫。长年的分离让他深感遗憾,但晚年终于得到了相依相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词开篇以“四海岂不广,一身何所归。”来表达诗人在旅途中的迷茫和困惑,面对广袤的世界,他不知道自己应该回到何处才能安放心灵。接着,诗人通过“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黄扉。”表达了自己在漫长的旅途中所承受的劳累和岁月的流转,而他的友人却守在故乡的黄门之内,过着安逸的生活。
诗的后半部分以“愧我尚斗食,如君犹褐衣。”来对比诗人和友人的生活状况,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自愧之情。诗人深感惭愧,因为他仍然在奋斗为生,而他的友人却依然过着朴素简单的生活,没有追求功名利禄。最后两句“长年恨相远,晚岁得相依。”表达了诗人对长久分离的遗憾,但也表达了他晚年终于能够与友人相依相伴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词句传达了深刻的情感,让人在共鸣之余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珍贵。
cì yùn hé dá sī yuǎn rù chéng jiàn yíng shī
次韵和答斯远入城见迎诗
sì hǎi qǐ bù guǎng, yī shēn hé suǒ guī.
四海岂不广,一身何所归。
juàn yóu chéng bái shǒu, zhī yǐ gù huáng fēi.
倦游成白首,知已固黄扉。
kuì wǒ shàng dòu shí, rú jūn yóu hè yī.
愧我尚斗食,如君犹褐衣。
cháng nián hèn xiāng yuǎn, wǎn suì dé xiāng yī.
长年恨相远,晚岁得相依。
拼音:wǎn suì dé xiāng y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五微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