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逢场作戏逐时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逢场作戏逐时论”出自宋代陈著的《次黄长孺元夕韵》,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féng chǎng zuò xì zhú shí lùn,诗句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逢场作戏逐时论”全诗

《次黄长孺元夕韵》

逢场作戏逐时论

流俗谁知运会元,逢场作戏逐时论
梅花簪烛行呼野,竹叶装巾醉舞村。
幸是深山宽夜禁,苦无佳月破天昏。
鳌山盛事当年梦,老不禁寒早闭门。


赏析


《次黄长孺元夕韵》是宋代陈著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流俗谁知运会元,
逢场作戏逐时论。
梅花簪烛行呼野,
竹叶装巾醉舞村。
幸是深山宽夜禁,
苦无佳月破天昏。
鳌山盛事当年梦,
老不禁寒早闭门。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元夕夜晚的场景。运会元指元宵节,流俗指普通百姓,作者感叹于世俗之中人们无法理解元宵节的意义,他们只关注于娱乐和消遣。诗中描绘了元夕夜晚的景象,用梅花簪烛、竹叶装巾来装饰自己,独自在乡村中醉舞。然而,虽然作者身处深山之中,夜晚的禁令宽松,但却没有美丽的明月照亮夜空,整个天空都显得昏暗无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盛况的怀念,但年老已不禁寒意,只能早早关起门来。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元夕夜晚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世俗流俗的不解和对过去盛况的怀念之情。元夕本是一个传统的节日,而诗中流俗的人们却只关注于游戏娱乐,忽略了节日的本质和意义。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独自在乡村中醉舞的情景,展现了自己对于宁静、纯粹的追求。然而,即使远离尘嚣,作者仍感到失落,因为没有美丽的明月照亮夜空,整个天空显得昏暗无光。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盛况的怀念和对时光流转的感叹,年老的他已经不再能够尽情享受节日的热闹,只能关起门来,沉浸在回忆中。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描绘了元夕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内心的感受,通过对传统节日和世俗娱乐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纯粹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回忆。整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对自然和人生的观察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于节日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逢场作戏逐时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cì huáng zhǎng rú yuán xī yùn
次黄长孺元夕韵

liú sú shéi zhī yùn huì yuán, féng chǎng zuò xì zhú shí lùn.
流俗谁知运会元,逢场作戏逐时论。
méi huā zān zhú xíng hū yě, zhú yè zhuāng jīn zuì wǔ cūn.
梅花簪烛行呼野,竹叶装巾醉舞村。
xìng shì shēn shān kuān yè jìn, kǔ wú jiā yuè pò tiān hūn.
幸是深山宽夜禁,苦无佳月破天昏。
áo shān shèng shì dāng nián mèng, lǎo bù jīn hán zǎo bì mén.
鳌山盛事当年梦,老不禁寒早闭门。

“逢场作戏逐时论”平仄韵脚


拼音:féng chǎng zuò xì zhú shí lùn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仄韵) 去声十四愿

作者简介


陈著(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作者介绍


陈著的生平

  陈著,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宋朝词人。1214年生。宝祐四年(1256)进士。官著作郎,出知嘉兴府。忤贾似道,改临安通判。著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

  四年,除著作郎。以忤贾似道,出知嘉兴县。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知嵊县。七年,迁通判扬州,寻改临安府签判转运判,擢太学博士。十年,以监察御史知台(樊传作合)州。宋亡,隐居四明山中。元大德元年卒,年八十四。有《本堂文集》九十四卷,各本文字多残缺错漏,其中诗缺二卷。事见清樊景瑞撰《宋太傅陈本堂先生传》(见清光绪本卷首),清光绪《奉化县志》卷二三有传。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