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诗筒似疏旷”出自宋代赵蕃的《十七日晨起简诸公》,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rì shī tǒng shì shū kuàng,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几日诗筒似疏旷”全诗:年多病暑苦亡聊,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纸窗宵摵摵,雨条风叶晓萧萧。
凶年未易办五斗,乐处却思甘一瓢。
几日诗筒似疏旷,意乘聊复一长谣。
《十七日晨起简诸公》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多病暑苦亡聊,
夏忽如秋意自消。
竹屋纸窗宵摵摵,
雨条风叶晓萧萧。
凶年未易办五斗,
乐处却思甘一瓢。
几日诗筒似疏旷,
意乘聊复一长谣。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一个夏日早晨起床时的情景和心境。作者在这个年纪较长、经历过多次疾病和酷暑的年头中,感到时光匆匆,夏季已经忽然转为秋意,炎热渐消。他住在竹屋里,窗户用纸来代替玻璃,清晨的竹屋宁静而凉爽,雨滴婆娑,风吹树叶萧萧作响。尽管面临着不顺利的年景,政治和社会的动荡,他仍然能够在自己的乐趣之处,思考生活的甘甜。在这些日子里,他的诗篇似乎变得稀疏而宽广,却能够乘着心意,写下一首长诗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通过描写竹屋、纸窗、雨条和风叶,表现了清晨的宁静和凉爽。作者在病痛和酷暑的折磨下,感慨时光的飞逝,却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感受到了秋意的到来,给予他一丝舒适和希望。尽管面临困境,他仍然能够在诗歌中寻求乐趣,思考人生的甘甜和价值。最后两句表达了他的诗篇似乎变得稀疏而宽广,但他仍然能够凭借自己的意愿写下一首长诗。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坚韧乐观的心态和对诗歌写作的执着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和审美价值。
shí qī rì chén qǐ jiǎn zhū gōng
十七日晨起简诸公
nián duō bìng shǔ kǔ wáng liáo, xià hū rú qiū yì zì xiāo.
年多病暑苦亡聊,夏忽如秋意自消。
zhú wū zhǐ chuāng xiāo shè shè, yǔ tiáo fēng yè xiǎo xiāo xiāo.
竹屋纸窗宵摵摵,雨条风叶晓萧萧。
xiōng nián wèi yì bàn wǔ dǒu, lè chù què sī gān yī piáo.
凶年未易办五斗,乐处却思甘一瓢。
jǐ rì shī tǒng shì shū kuàng, yì chéng liáo fù yī cháng yáo.
几日诗筒似疏旷,意乘聊复一长谣。
拼音:jǐ rì shī tǒng shì shū kuàng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二十三漾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