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石迸泉听未足”出自唐代方干的《郭中山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iàn shí bèng quán tīng wèi zú,诗句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溅石迸泉听未足”全诗: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
沈吟不寐先闻角,屈曲登高自有山。
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
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
《郭中山居》诗词是唐代诗人方干所作,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离树上私藏瓢无妨,四壁间营造林相当。
沉思不寐仍闻角鸣,曲径登高独设山。
水石溅泉听还不够,窗外红果躺堪攀。
公卿若是留名姓,仍能与禽鱼亲往来。
诗意:
《郭中山居》描绘了作者郭中山的田园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自由自在的心境。作者把家中的瓢放在树上,将四壁装点成了一片林木,营造出宁静自然的环境。当他心事重重而不能入眠时,仍能听到远处牧场上的牛羊牧童吹奏的角。他翻过弯弯曲曲的小道,登上山顶,仿佛亲自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山。他可以听到溅石的声音,觉得还不足够,眼前的窗外红果就像躺在外面等待他去采摘。最后,作者以“与禽鱼亲往来”来寓意公卿们离开尘嚣,与自然亲近,享受宁静自然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田园风光和诗人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形容居住环境和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喜爱。他在田园中体验到了宁静和自由,与自然融为一体。诗词中尽管是简单的描摹,但却透露出作者返璞归真、追求自我的情感。通过与自然的亲近,他的内心得以放松和平静。最后,作者希望公卿们能够放下尘世繁华,去追寻内心的平静和宁静,回归自然。整首诗词以自然为主题,通过具象和抽象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向往,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guō zhōng shān jū
郭中山居
mò jiàn yī piáo lí shù shàng, yóu xū sì bì zài lín jiān.
莫见一瓢离树上,犹须四壁在林间。
shěn yín bù mèi xiān wén jiǎo,
沈吟不寐先闻角,
qū qǔ dēng gāo zì yǒu shān.
屈曲登高自有山。
jiàn shí bèng quán tīng wèi zú, yà chuāng hóng guǒ wò kān pān.
溅石迸泉听未足,亚窗红果卧堪攀。
gōng qīng ruò biàn yí míng xìng, què yǔ qín yú zuò wǎng huán.
公卿若便遗名姓,却与禽鱼作往还。
拼音:jiàn shí bèng quán tīng wèi zú
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
韵脚:(仄韵) 入声二沃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爱吟咏,深得师长徐凝的器重。一次,因偶得佳句,欢喜雀跃,不慎跌破嘴唇,人呼“缺唇先生”。桐庐章八元爱其才,招为过门女婿,遂居家桐江白云源(今桐庐县芦茨乡)。唐宝历中,参加科举考试不第。以诗拜谒钱塘太守姚合。初次见面,因其容貌丑陋,姚合看不起他,待读过方干诗稿后,为其才华所动,于是满心欢喜,一连款待数日。开成年间,常与寓居桐江的喻凫为友,并与同里人李频唱和,诗来歌往,关系甚笃。大中年间,流寓会稽鉴湖。咸通年间,浙东廉访使王龟慕名邀请,一经交谈,觉得方干不仅才华出众,且为人耿直,于是竭力向朝廷推荐。终因朝廷腐败,忌贤妒能,不被起用。后人赞叹他“身无一寸禄,名扬千万里”。
方干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