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床下拜”出自宋代赵蕃的《论诗寄硕父五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èn bù chuáng xià bài,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
“恨不床下拜”全诗:东莱老先生,曾作江西派。
平生论活法,到底无窒碍。
微言虽可想,恨不床下拜。
欲收一日功,要出文字外。
《论诗寄硕父五首》是宋代赵蕃所作的一组诗词。这组诗词以东莱老先生为对象,描绘了他早年在江西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文学派别,并以评价诗词为生命之道的主题展开。以下是对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东莱老先生,
曾作江西派。
平生论活法,
到底无窒碍。
译文:
东莱老先生,
曾在江西创立了一派。
他一生都在探讨生活的方式,
始终没有遇到障碍。
诗意:
这首诗词开篇即提到东莱老先生,他是一个在江西地区有一定声望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思考生活方式的人。诗人认为他的生活方式非常畅通无阻,没有遇到任何困难或障碍。这里的“活法”指的是东莱老先生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方法。
赏析:
这首诗词以东莱老先生为中心,通过赞颂他在文学创作和生活方式方面的成就,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之情。东莱老先生创立了自己的文学派别,并且在探索生活方式的问题上没有受到任何限制,这展示了他的才华和智慧。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东莱老先生的赞美之情。
第二首:
微言虽可想,
恨不床下拜。
欲收一日功,
要出文字外。
译文:
虽然只是些微的言语,
却希望能够向他致敬。
想要取得一日的成就,
必须超越文字之外。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东莱老先生的崇敬之情。作者认为东莱老先生的言辞虽然微不足道,但仍然值得敬仰。他希望能够向东莱老先生致敬,但又感到遗憾的是,自己不能亲自拜见他。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致敬的愿望:要取得真正的成就,必须超越文字的表达,以更高的层次去理解和欣赏。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东莱老先生的敬意和崇敬之情。作者认为东莱老先生的言辞虽然微不足道,但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他渴望能够亲自向东莱老先生表达敬意,但由于某种原因无法实现。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真正成就的渴望,认为要超越文字的表达,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意义。
总的来说,这组诗词通过赞颂东莱老先生的成就和表达对他的敬佩之情,展现了他在江西地区建立文学派别和探讨生活方式方面的才华和智慧。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追求真正成就和超越文字的渴望,呼吁人们在诗词创作和生活中追求更深层次的意义。
lùn shī jì shuò fù wǔ shǒu
论诗寄硕父五首
dōng lái lǎo xiān shēng, céng zuò jiāng xī pài.
东莱老先生,曾作江西派。
píng shēng lùn huó fǎ, dào dǐ wú zhì ài.
平生论活法,到底无窒碍。
wēi yán suī kě xiǎng, hèn bù chuáng xià bài.
微言虽可想,恨不床下拜。
yù shōu yī rì gōng, yào chū wén zì wài.
欲收一日功,要出文字外。
拼音:hèn bù chuáng xià bài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卦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