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峰有客远相寻”出自唐代齐己的《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ōng fēng yǒu kè yuǎn xiāng xú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嵩峰有客远相寻”全诗: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
花尽草长方闭户,道孤身老正伤心。
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嵩峰有客远相寻,
尘满麻衣袖苦吟。
花尽草长方闭户,
道孤身老正伤心。
红堆落日云千仞,
碧撼凉风竹一林。
惆怅雅声消歇去,
喜君聊此暂披襟。
中文译文:
嵩山上有一位客人远道而来相寻,
衣袖上沾满尘土,忍受着苦苦的吟唱。
花儿凋谢、草儿长满,住处的门户方闭落,
道路孤单,年华老去,内心正感受着深深的伤情。
红霞满堆的太阳落下,云彩像千仞高山般层层叠叠,
青翠的竹林被凉风吹动不已。
心情悲哀雅音渐渐消失不见,
但见你快乐地展开衣襟,暂时抛开了一切烦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齐己写给杨秀才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杨秀才乘船顺流而下,来到嵩山寻找齐己。齐己因为道路孤单,年华老去而感到伤心。但是当他见到杨秀才时,杨秀才的快乐和开朗让齐己感到高兴。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快乐的渴望。
诗中的自然景色描绘也非常细腻,通过描写夕阳、云彩和竹林的变化,增加了诗的意境和美感。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使诗情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才华。
zhǔ gōng xiè yáng xiù cái zì sōng shān xiāng fǎng
渚宫谢杨秀才自嵩山相访
sōng fēng yǒu kè yuǎn xiāng xún, chén mǎn má yī xiù kǔ yín.
嵩峰有客远相寻,尘满麻衣袖苦吟。
huā jǐn cǎo cháng fāng bì hù,
花尽草长方闭户,
dào gū shēn lǎo zhèng shāng xīn.
道孤身老正伤心。
hóng duī luò rì yún qiān rèn, bì hàn liáng fēng zhú yī lín.
红堆落日云千仞,碧撼凉风竹一林。
chóu chàng yǎ shēng xiāo xiē qù, xǐ jūn liáo cǐ zàn pī jīn.
惆怅雅声消歇去,喜君聊此暂披襟。
拼音:sōng fēng yǒu kè yuǎn xiāng xún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