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虽多言语亦奚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虽多言语亦奚为”出自宋代阳枋的《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uī duō yán yǔ yì xī wèi,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虽多言语亦奚为”全诗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虽多言语亦奚为

人心显者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
若不沈潜梅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赏析


诗词:《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诗意:这首诗是宋代阳枋所作,题目为《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诗中表达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在人心显露的地方,道心反而微弱;只有深入体悟后,才能真正理解。如果没有沉潜内心,追求至理,即使说再多的话也没有意义。

赏析:这首诗揭示了人心与道心之间的微妙关系。人心是指外在的表达和行为,而道心则是内在的修行和领悟。诗中提到,人心显露的时候,道心反而微弱,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更注重外在的表现和言语,而忽视了内心的深度。只有当我们深入思考、沉潜内心时,才能开始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至理。

诗人通过浊醪的意象来表达这个观点。浊醪是一种未经澄清的米酒,象征着人心的浮躁和琐碎。诗中提到,若不沉潜梅至理,即使说再多的话也没有意义。这是在告诫人们,只有通过内心的沉静、修炼和追求至理,才能超越表面的虚华,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境界。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通过对人心和道心的对比,诗人向人们传达了一种思考内心、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它呼唤人们不要被外在的虚荣和浮躁所迷惑,而是要通过沉潜内心,探寻深远的道理。这首诗既有启发性的意义,也展示了宋代诗人的思想境界。

“虽多言语亦奚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chén xī shùn zhuó láo èr shǒu yòu cì wèi móu shēn yuǎn zhī zuò yī shǒu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rén xīn xiǎn zhě dào xīn wēi, tǐ rèn shēn shí shǐ dé zhī.
人心显者道心微,体认深时始得知。
ruò bù shěn qián méi zhì lǐ, suī duō yán yǔ yì xī wèi.
若不沈潜梅至理,虽多言语亦奚为。

“虽多言语亦奚为”平仄韵脚


拼音:suī duō yán yǔ yì xī wèi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仄韵) 去声四寘

作者简介


阳枋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作者介绍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