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已有催丝人”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已有催丝人”出自明代杨基的《陌上桑》,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ǐ yǒu cuī sī ré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已有催丝人”全诗

《陌上桑》

已有催丝人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
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赏析


《陌上桑》是明代诗人杨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青陌上桑,
叶叶带春雨。
已有催丝人,
咄咄桑下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桑树生长在陌上的景象。桑树呈现出青翠的色彩,树叶上还带有春雨的痕迹。诗人注意到有人在催促采集桑叶以制作丝线,而桑树下传来咄咄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陌上桑树的描绘,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田园景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桑树的青翠和叶上的春雨,给人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感觉,同时也预示着丝绸产业的兴盛。催丝人的出现和桑树下的咄咄之语,揭示了这个田园场景中勤劳劳作的一幕,呈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硕收获的美好愿景。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劳作的赞美。通过对桑树的描绘和催丝人的提及,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田园世界。整首诗写意深远,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又反映了人们的劳动与希望。

“已有催丝人”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mò shàng sāng
陌上桑

qīng qīng mò shàng sāng, yè yè dài chūn yǔ.
青青陌上桑,叶叶带春雨。
yǐ yǒu cuī sī rén, duō duō sāng xià yǔ.
已有催丝人,咄咄桑下语。

“已有催丝人”平仄韵脚


拼音:yǐ yǒu cuī sī rén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一真  (平韵) 下平十二侵

作者简介


杨基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作者介绍


杨基的文学创作

  杨基以诗著称,亦兼工书画,尤善绘山水竹石。其元末诗作,大多表现维护元代统治立场,入明后,仍眷怀元室。风格异于高启,多不能摆脱元诗靡丽纤细风习,他的无题、香奁诸体尤甚。王世贞批评它颇伤“风雅”(《艺苑卮言》)。他的写景咏物之作尚有佳品。如《天平山中》:“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观察入微,描绘如画,诗人一路沉醉于花香鸟语之中的悠然自得心情跃然纸上。其他如《春草》、《春暮西园杂兴》等诗,亦细腻自然,情景交融。其中名句如“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一树杨花三日雨,池塘春水绿萍多”等,向为人所称颂。五律《岳阳楼》境界开阔,起结尤入神境。时人以此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古风《挂剑台》写吴季子讲求信义的坦荡胸怀,形象鲜明,风格苍劲,语言俊爽峭拔,不同于他的其他近体诗风,另开一新境界。

  著作有《眉庵集》12卷,补遗 1卷。按古体、歌行、律诗、绝句、长短句及词曲分卷排列。明成化重刻时,江朝宗为之作序。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