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然事明发”出自唐代高适的《宋中别李八》,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piāo rán shì míng fā,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飘然事明发”全诗: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宋中别李八》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友情的思念。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
将趋依门望,还念同人别。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友情的深思。诗人通过诗中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表现出内心的感慨和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
诗的第一句“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开篇就表现出岁月的流转,人们都会归去。而“君归意可说”则引发读者的好奇,暗示着后面会有更多情感的展开。
接下来的两句“将趋依门望,还念同人别。”表现出诗人忍不住前往门前张望,思念离别的友人,与朋友分别的场景在心头回荡。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描绘了诗人在长亭驻足的情景,笔调略带豪放,给人以挥别的意象。这种“飘然事明发”的情感,似乎预示着友人的出行是明确而坚决的。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将诗人的目光投向远方,展现出广袤的苍茫景象,同时也透露出离别之际的凄凉和孤独。另外,诗人提到“苦寒节”,强调离别发生在寒冷的时节,增强了诗中情感的寒冷感。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这两句表达了友人漂泊的辛酸,他在多个国家流浪,最终来到了平台下,静静观望明亮的月光。这种境遇反衬了友情的可贵,也勾勒出友人追求理想的坚持。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此句表达了世情浮躁,道德风尚的淡薄。然而,诗人对友人依然抱有崇高的评价,认为他怀有贤明和智慧。
最后两句“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以坚定的口吻结尾,表示友人已经踏上旅程,各自努力,而诗人则表示要继续汲取友人的精神力量,保持热情和烈士之志。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友情的深刻,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友人的坚韧追求。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情感以及反思世态,诗人刻画出了一个真挚、感人的离别场景,引发读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sòng zhōng bié lǐ bā
宋中别李八
suì yàn shuí bù guī, jūn guī yì kě shuō.
岁晏谁不归,君归意可说。
jiāng qū yǐ mén wàng, hái niàn tóng rén bié.
将趋倚门望,还念同人别。
zhù mǎ lín cháng tíng, piāo rán shì míng fā.
驻马临长亭,飘然事明发。
cāng máng tiào qiān lǐ, zhèng zhí kǔ hán jié.
苍茫眺千里,正值苦寒节。
jiù guó duō zhuǎn péng, píng tái xià míng yuè.
旧国多转蓬,平台下明月。
shì qíng báo cī jiàn, fū zǐ huái xián zhé.
世情薄疵贱,夫子怀贤哲。
xíng yǐ gè miǎn zhān, wú dāng yì yú liè.
行矣各勉旃,吾当挹馀烈。
拼音:piāo rán shì míng fā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却使人感到默默的悲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