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朝阳枝”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yǒu zhāo yáng zh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上有朝阳枝”全诗:梧桐生高冈,上有朝阳枝。
凤从南方来,览煇面下之。
一鸣寒暑平,再鸣风雨时。
啾啾百鸟群,振翼长追随。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梧桐生高冈,
上有朝阳枝。
凤从南方来,
览煇面下之。
一鸣寒暑平,
再鸣风雨时。
啾啾百鸟群,
振翼长追随。
中文译文:
古老的梧桐生长在高冈上,
树梢上有旭日初升的枝条。
凤凰从南方飞来,
欣赏那美丽的容颜。
它一鸣时,寒暑平和,
再次鸣叫时,风雨交加。
百鸟齐鸣,啾啾鸣叫,
振翼长空,相互追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鸟类的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梧桐树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被赋予高洁、不屈的象征意义。高冈上的梧桐树上方有旭日初升的枝条,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凤凰是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被视为吉祥和权威的象征。它从南方飞来,来到这美丽的景色前观赏。凤凰的出现增添了神秘和庄严的气氛。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鸟类的鸣叫声。它们啾啾鸣叫,百鸟群集,振翼长空,相互追随。这描绘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鸟类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诗中流露出一种平和和谐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和鸟类的描绘,诗词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gǔ yì xiè cuī yáng zhōu pì qī shǒu
古意谢崔杨州辟七首
wú tóng shēng gāo gāng, shàng yǒu zhāo yáng zhī.
梧桐生高冈,上有朝阳枝。
fèng cóng nán fāng lái, lǎn huī miàn xià zhī.
凤从南方来,览煇面下之。
yī míng hán shǔ píng, zài míng fēng yǔ shí.
一鸣寒暑平,再鸣风雨时。
jiū jiū bǎi niǎo qún, zhèn yì zhǎng zhuī suí.
啾啾百鸟群,振翼长追随。
拼音:shàng yǒu zhāo yáng zhī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洪咨夔(1176~1236),嘉泰元年(1201)进士。授如皋主簿,累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加端明殿学士。卒谥忠文。
洪咨夔为人正直敢言。在现存的 920多首诗里,像"今岁啼饥眼欲枯"(《刘后溪和雁湖即事诗十绝见示次韵》其四),这样直接反映农民生活疾苦的诗句并不少见。又如《次韵闵饥》其一写道"贵人生长不知田,丝竹声中醉饱眠。渠信春山青草尽,排门三日未炊烟。"已接触到农村贫富对立的事实。他感叹"月行九霄上,安知下民愁"(《酬程嘉定杨汉州见和》其二),足见其十分同情人民。他也常有讽刺官吏、讥刺朝政之作,如《狐鼠》一诗,最为淋漓痛快。他善于描写农村景物,如描绘牧童"秃穿犊鼻迎风去,横坐牛腰趁草行"(《夏至过东市》其一),笔调清新、生活气息浓厚。不过他受江西诗派影响较深,也有一些平庸之作。
著作有《平斋文集》32卷、《平斋词》1卷等。其《平斋文集》所收多为讲经及制诰之文,余为诗歌、杂文,其词“淋漓激壮,多抑塞磊落之感”,风格颇似辛弃疾,清毛晋将其刊入《宋六十名家词》。《平斋文集》32卷,有《四部丛刊》影宋本;又有洪氏《晦木斋丛书》本,收诗寥寥。《平斋词》有汲古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