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到五更钟”出自唐代贯休的《夜对雪作寄友生》,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dào wǔ gēng zhōng,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吟到五更钟”全诗: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夜对雪作寄友生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译文:
明亮的月光与洁白的雪花交相辉映,夜幕中打开门却找不到踪迹。
不知是何年今夜的心情,你和我都身在孤峰之上。
烛光将烟雾射落,明亮的光辉渗入墙壁的裂缝中。
唯有你的心与我相似,一同吟唱直到天亮。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以写雪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开篇两句“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描绘了明亮的月光与洁白的雪花相映成趣的景象,但却找不到友人的身影,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渴望和思念之情。
接着,诗中出现了“共子在孤峰”这个词,表达了友人与作者身处孤独的山岭之间,有一种寂寞的感觉。在这个寂静的夜晚,烛光的光芒将烟雾射落,明亮的光辉渗入墙壁的裂缝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浓郁的氛围。
最后两句“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表达了友人与作者内心相通的感觉,他们在同样的夜晚吟诵诗歌,共享心境。整首诗以冷静、深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通过描述雪景、月色和内心感受,传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以共同的夜晚吟咏为情感的寄托。整体上,诗意清淡,情感细腻,给人以静谧的意境和对心灵思考的启示。
yè duì xuě zuò jì yǒu shēng
夜对雪作寄友生
hào cǎi zhōng xiāo hé, kāi mén shī suǒ zōng.
皓彩中宵合,开门失所踪。
hé nián jīn yè yì, gòng zi zài gū fēng.
何年今夜意,共子在孤峰。
qì shè dēng huā luò, guāng qīn bì xià nóng.
气射灯花落,光侵壁罅浓。
wéi jūn xīn shì wǒ, yín dào wǔ gēng zhōng.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钟。
拼音:yín dào wǔ gēng zhōng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二冬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