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笑爱名僧”出自唐代齐己的《勉诗僧》,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iě xiào ài míng s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解笑爱名僧”全诗: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
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勉诗僧》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齐己对修行佛法和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与勉励。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
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诗意:
诗人通过与僧人的对话,表达了自己对修行佛法与创作诗歌的看法。诗人齐己告诫自己不要因为外在的物质之事而困扰,而要以简朴的心态面对。同时,他也警醒那些只关注外在,只图享受名声的人,要谨慎看待修行佛法的真正内涵,不要嘲笑那些虔诚奉行佛法的人。诗人认为修行佛法应如水一般,平和而柔软,诗歌创作则应如冰一般,清冷而高洁。最后,诗人齐己与同道们一同欢唱,绕着香灯联唱,表达了对佛法与诗歌的赞美与向往。
赏析:
《勉诗僧》运用了简练而含蓄的语言,用深入浅出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佛法和诗歌创作的思考。诗人借助与僧人的对话,将修行佛法与创作诗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和对照,通过对佛法与诗歌不同性质和特点的描绘,强调了它们各自的价值和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内心宁静与高尚追求的诗意。
诗中的“毛生刺”、“低佪谒李膺”、“知佛者”、“爱名僧”等形象生动地揭示了时代社会中的功名利禄所带来的诱惑和干扰。通过与这些贪图名利、知识浅薄的人的对话,诗人提醒自己和读者不要沉迷于这些琐碎的物质追求,而是要以心如水、心如冰的态度面对修行佛法和创作诗歌。
最后,诗人齐己以欢唱、绕香灯的场景作为结尾,表达了对佛法与诗歌的赞美和向往。通过与同道们一起歌唱,传递出对内心平和和高贵追求的追求与呼应。全诗节奏明快,别具一格,语言简练而意味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内心修行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追求。
miǎn shī sēng
勉诗僧
mò bǎ máo shēng cì, dī huí yè lǐ yīng.
莫把毛生刺,低佪谒李膺。
xū fáng zhī fú zhě, jiě xiào ài míng sēng.
须防知佛者,解笑爱名僧。
dào xìng yí rú shuǐ, shī qíng hé shì bīng.
道性宜如水,诗情合似冰。
hái tóng lián shè kè, lián chàng rào xiāng dēng.
还同莲社客,联唱绕香灯。
拼音:jiě xiào ài míng sēng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蒸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