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傍云生夜月”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傍云生夜月”出自宋代葛立方的《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àng yún shēng yè yuè,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傍云生夜月”全诗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傍云生夜月

雪后泥方冻,酒阑寒少威。
傍云生夜月,唤客出柴扉。
篱败犬声合,街闲人影稀。
石栏山几尺,暝霭只依依。


赏析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一月十日,酒已醉到深夜两点钟,我步行千里,正好赶上了明亮的月光,来到了水堂。
雪后的泥土已经冻结,酒杯边的寒意渐渐消退。天空中的云彩在夜晚中绽放出明亮的月光,我唤醒了客人,一起出门迎接月光。
篱笆旁的花草已凋零,只能听到远处犬吠声。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模糊的人影。石栏旁的山峦在微暗中隐约可见,暮色中的霭气缭绕。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冬夜,诗人葛立方在夜晚两点钟酒醉归来,看到雪后的泥土已经冻结,刚刚出现的月亮在夜空中明亮璀璨。他唤醒客人,一起出门迎接月光。篱笆旁的花草已经凋零,只能听到远处狗的叫声。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模糊的人影。石栏旁的山峦在微暗中隐约可见,暮色中的霭气缭绕。整首诗把握了时空的变幻,以及冬夜的寂静和凄凉之感。

赏析:
这首诗以冬夜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写雪后的冰冻泥土、明亮的月光和寂静的街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寄托。诗人通过冷寂的冬夜景象,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中暗含的意境与诗人的心情相互交融,使整首诗显得深沉而富有意境。

诗词中的雪后泥土冻结、酒阑寒少威等描写,突出了冬夜的寒冷和冷清。月亮的出现为诗中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唤醒了诗人和客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的篱败、犬声、街闲人影等描写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夜晚的凄寂和寂静。石栏山几尺、暝霭只依依的描写则给人一种模糊的美感,使整首诗带有一种迷离和幽静的情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冬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美好的情感。通过对寂寞夜晚的描写,诗中蕴含了对温暖、友谊和美好事物的向往,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傍云生夜月”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shí yī yuè shí rì jiǔ sàn yǐ èr gǔ yǔ qiān lǐ bù yuè yīn zhì shuǐ táng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xuě hòu ní fāng dòng, jiǔ lán hán shǎo wēi.
雪后泥方冻,酒阑寒少威。
bàng yún shēng yè yuè, huàn kè chū chái fēi.
傍云生夜月,唤客出柴扉。
lí bài quǎn shēng hé, jiē xián rén yǐng xī.
篱败犬声合,街闲人影稀。
shí lán shān jǐ chǐ, míng ǎi zhǐ yī yī.
石栏山几尺,暝霭只依依。

“傍云生夜月”平仄韵脚


拼音:bàng yún shēng yè yuè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入声六月

作者简介


葛立方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作者介绍


葛立方的生平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