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君邀我入山去”出自宋代赵蕃的《呈叶怀宁陈参军章簿公》,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ìng jūn yāo wǒ rù shān qù,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令君邀我入山去”全诗:潜山皖山烟雨昏,山城索莫少所亲。
令君邀我入山去,复道山流方四奔。
侧闻剥啄来叩门,疑匪索我云见存。
已焉一见即倾倒,乃与诸刘相弟昆。
因君又来惊坐陈,吾尝同寮义世敦。
不惟邂逅索诗卷,更复追随携酒尊。
诗词:《呈叶怀宁陈参军章簿公》
潜山皖山烟雨昏,
山城索莫少所亲。
令君邀我入山去,
复道山流方四奔。
侧闻剥啄来叩门,
疑匪索我云见存。
已焉一见即倾倒,
乃与诸刘相弟昆。
因君又来惊坐陈,
吾尝同寮义世敦。
不惟邂逅索诗卷,
更复追随携酒尊。
中文译文:
潜山和皖山笼罩在烟雨中,
山城里的朋友渐渐减少。
令君邀请我一同进山,
山道曲折,水流纵横。
侧耳听闻敲门声,
疑心担忧是否有人来访。
然而见到你,我便心动不已,
原来你是与刘氏兄弟相似的人。
因为你再次造访,使我惊喜地坐在陈设之间,
我们曾一同在朝中奉公守义。
不仅是邂逅于寻找诗卷,
更是相互追随,携手举起酒杯。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赵蕃所作,题为《呈叶怀宁陈参军章簿公》。诗中描绘了山城的景色和与陈参军的交往。诗人描述了皖山和潜山被烟雨笼罩的景象,山城中的亲友渐渐减少,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然而,陈参军邀请诗人进山游玩,山道曲折蜿蜒,水流纵横,给人以生动的山水画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陈参军的造访,他和诗人有着共同的境遇和理想,曾在朝中共同奉公守义。陈参军再次来访,使诗人感到惊喜,两人相互交流,一同追随诗文和品酒,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和意气相投的珍视与赞美。
这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城的变迁和交往之情,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理想和文化追求的思考和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交游之乐和友谊的重要性,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精神寄托的思考和关怀。
chéng yè huái níng chén cān jūn zhāng bù gōng
呈叶怀宁陈参军章簿公
qián shān wǎn shān yān yǔ hūn, shān chéng suǒ mò shǎo suǒ qīn.
潜山皖山烟雨昏,山城索莫少所亲。
lìng jūn yāo wǒ rù shān qù, fù dào shān liú fāng sì bēn.
令君邀我入山去,复道山流方四奔。
cè wén bāo zhuó lái kòu mén, yí fěi suǒ wǒ yún jiàn cún.
侧闻剥啄来叩门,疑匪索我云见存。
yǐ yān yī jiàn jí qīng dǎo, nǎi yǔ zhū liú xiāng dì kūn.
已焉一见即倾倒,乃与诸刘相弟昆。
yīn jūn yòu lái jīng zuò chén, wú cháng tóng liáo yì shì dūn.
因君又来惊坐陈,吾尝同寮义世敦。
bù wéi xiè hòu suǒ shī juàn, gèng fù zhuī suí xié jiǔ zūn.
不惟邂逅索诗卷,更复追随携酒尊。
拼音:lìng jūn yāo wǒ rù shān qù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六语 (仄韵) 去声六御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