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识尤太史”出自宋代赵蕃的《以近诗寄尤运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ú shí yóu tài shǐ,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
“求识尤太史”全诗:求识尤太史,泛舟维豫章。
秋天值摇落,行色况苍茫。
竟乏惊人句,莫升君子堂。
学诗虽老矣,获拟遍诸方。
《以近诗寄尤运使》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尤太史的求学之情以及在学诗过程中的感悟和困惑。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求识尤太史,泛舟维豫章。
秋天值摇落,行色况苍茫。
竟乏惊人句,莫升君子堂。
学诗虽老矣,获拟遍诸方。
诗词以寄托之意书写,表达了作者对尤太史的向往和求学之心。他乘船漫游在豫章之地,意味着他的学识之旅正在展开。而秋天的景色中,落叶纷飞,行色变得模糊,这种景象增添了一种苍茫之感。作者感到自己的诗句乏善可陈,无法创作出令人惊叹的句子,因而无法进入君子堂,即无法达到高深的境界。虽然学习诗词的时间已经很长了,但在各地游历中,他尝试借鉴各方之诗作,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现了作者对于学诗求学的渴望和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作者对尤太史的景仰之情通过写景来表达,将自己的学诗心路展现出来。尽管作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识和经验,但他对自己的创作水平持怀疑态度,希望能够通过学习他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诗才。
这首诗词的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求学之情:诗词通过表达对尤太史的求学之情,突显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坚持。这种追求学识的精神在古代文人中常见,体现了作者的学识向往和求知欲望。
2. 自我怀疑:作者在诗中自称竟乏惊人句,表明他对自己创作能力的怀疑和不满意。这种自我怀疑反映了作者的审慎态度和对自己要求的严格程度。
3. 对境遇的描绘: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摇落的景象来衬托行色的苍茫。这种景色的描绘与作者内心的迷茫和困惑形成了呼应,增添了诗词的意境。
4. 对他人诗作的借鉴:作者在游历中尝试借鉴各方之诗作,希望能够通过模仿他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这种学习他人的态度体现了作者对诗词创作的认真和探索的精神。
综上所述,《以近诗寄尤运使》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尤太史求学之情和自我怀疑的诗词作品。通过对秋天景色和诗作创作能力的描绘,展现了作者追求学识的渴望、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怀疑以及对他人诗作的借鉴。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yǐ jìn shī jì yóu yùn shǐ
以近诗寄尤运使
qiú shí yóu tài shǐ, fàn zhōu wéi yù zhāng.
求识尤太史,泛舟维豫章。
qiū tiān zhí yáo luò, xíng sè kuàng cāng máng.
秋天值摇落,行色况苍茫。
jìng fá jīng rén jù, mò shēng jūn zǐ táng.
竟乏惊人句,莫升君子堂。
xué shī suī lǎo yǐ, huò nǐ biàn zhū fāng.
学诗虽老矣,获拟遍诸方。
拼音:qiú shí yóu tài shǐ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韵脚:(仄韵) 上声四纸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