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心乱入无方”出自唐代齐己的《题东林十八贤真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è gōng xīn luàn rù wú fā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谢公心乱入无方”全诗: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共轻天子诸侯贵,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白莲花前,已是经历过的影堂,刻着刘雷的英风画龙图案。
共同轻视天子、贵族,只敬爱我自己的老师,一个教法长久的人。
陶令多次醉酒,却找不到酒友,谢公内心混乱,无法依循正直之道。
有谁到这里时,会思考自己的地位,岚点苔痕满满地覆盖着粉墙。
诗意和赏析: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一首题记诗,以题在东林十八贤真堂为题材,抒发对师德和私情的追思,表达了对师道和爱情的忠诚。诗词的开篇,以“白莲花前,已是经历过的影堂”形象地描绘了东林十八贤真堂的景观,同时也蕴含着岁月的沧桑和繁华的过往。接下来,以“刻着刘雷的英风画龙图案”来描述东林十八贤真堂的装饰品,通过描绘一幅画龙图案,既彰显了贤者的风采,又突显了文人士子的境界。第三至第四句通过描绘东林十八贤真堂的客人的态度,表达了对权贵的蔑视和对老师的敬爱。接下来,以“陶令多次醉酒,却找不到酒友,谢公内心混乱,无法依循正直之道”描绘了陶渊明和谢灵运两位历史名人的尴尬境地,既抒发了对历史名人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现实不公的思考。最后两句“有谁到这里时,会思考自己的地位,岚点苔痕满满地覆盖着粉墙”通过“粉墙”、“岚点苔痕”等细节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感伤之情。
整首诗以描绘东林十八贤真堂为背景,通过对历史名人以及墙上画龙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旧时的风貌和士人的风采。同时,通过对陶渊明和谢灵运的描写,反映了长久以来师道和私情对人们内心的影响,同时又对权贵和现实社会的不满有所体现。最后两句,则通过描写粉墙上的“岚点苔痕”抒发了时光无情和人事易逝的情感。整首诗言简意赅,诗情韵味悠远,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对历史名人的悼念,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师德的赞美。
tí dōng lín shí bā xián zhēn táng
题东林十八贤真堂
bái ǒu huā qián jiù yǐng táng, liú léi fēng gǔ huà lóng zhāng.
白藕花前旧影堂,刘雷风骨画龙章。
gòng qīng tiān zǐ zhū hóu guì,
共轻天子诸侯贵,
tóng ài wú shī yī fǎ zhǎng.
同爱吾师一法长。
táo lìng zuì duō zhāo bù dé, xiè gōng xīn luàn rù wú fāng.
陶令醉多招不得,谢公心乱入无方。
hé rén dào cǐ sī gāo zhú, lán diǎn tái hén mǎn fěn qiáng.
何人到此思高躅,岚点苔痕满粉墙。
拼音:xiè gōng xīn luàn rù wú fā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七阳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