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绕孤村”出自宋代王炎的《浪淘沙令(开禧丙寅在大坂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iú shuǐ rào gū cūn,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
“流水绕孤村”全诗:流水绕孤村。
杨柳当门。
昔年此地往来频。
认得绿杨携手处。
笑语如存。
往事不堪论。
强对清尊。
梅花香里月黄昏。
白首重来谁是伴,独自销魂。
《浪淘沙令(开禧丙寅在大坂作)》是王炎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流水绕孤村。
杨柳当门。
昔年此地往来频。
认得绿杨携手处。
笑语如存。
往事不堪论。
中文译文:
水流绕过孤村。
杨柳挂在门前。
往昔时光在此频繁往来。
我认得拿着手的绿杨树下。
笑语依然保留。
过去的事情不值得一提。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孤村中回忆往事的情景。流水绕过孤村,杨柳挂在门前,勾起了他关于过去的回忆。他在这个地方曾经频繁往来,与伴侣在绿杨树下手牵手,欢笑交谈。笑语依然在他耳边回荡,但过去的事情不堪回首。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描绘了一个孤村的环境,流水绕村,杨柳摇曳,给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感觉。作者通过描述杨柳挂在门前,勾起了主人公对过去的回忆。过去的时光似乎在眼前重现,他能够认出绿杨树下曾经携手走过的人,笑语依然在耳边回荡。然而,诗人也明确表示过去的事情已经不堪回首,用"往事不堪论"来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无奈之情。最后两句"强对清尊。梅花香里月黄昏。"表达了作者以白发重返这个地方,但谁能陪伴他度过余生的无奈和孤独。最后一句"独自销魂"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伤和寂寞。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易逝的主题,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实的反思,传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受。
làng táo shā lìng kāi xǐ bǐng yín zài dà bǎn zuò
浪淘沙令(开禧丙寅在大坂作)
liú shuǐ rào gū cūn.
流水绕孤村。
yáng liǔ dāng mén.
杨柳当门。
xī nián cǐ dì wǎng lái pín.
昔年此地往来频。
rèn de lǜ yáng xié shǒu chù.
认得绿杨携手处。
xiào yǔ rú cún.
笑语如存。
wǎng shì bù kān lùn.
往事不堪论。
qiáng duì qīng zūn.
强对清尊。
méi huā xiāng lǐ yuè huáng hūn.
梅花香里月黄昏。
bái shǒu chóng lái shuí shì bàn, dú zì xiāo hún.
白首重来谁是伴,独自销魂。
拼音:liú shuǐ rào gū cūn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十三元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 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 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 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 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 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 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 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 后人所重。
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 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总 题为《双溪类稿》,早已失传,仅存诗 文二十七卷,题为《双溪类稿》,或称 《双溪集》,有明嘉靖十二年王懋元刻本、万历二十四年王孟达刻本、《四库全书》本。《双溪诗馀》一卷, 有《四印斋所刻词》本。所作诗文博 雅精深,具有根柢,议论醇正,引据典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 其诗尤为世人称许,而清人则谓其 “多庸调”(《宋诗钞·双溪诗钞 序》) 、“力庸格窘”(《石洲诗话》卷 四)。其论词贵“婉转妩媚”,鄙薄 “豪壮语”(《双溪诗馀自序》),所作 “质实妍雅”(《善本书室藏书志》卷 四○),“虽不甚工,亦一家眷属”(王国维《跋双溪诗馀》)。《全宋词》第 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全宋诗》卷 二五五九至二五六七录其诗九卷。《全宋文》卷六○九○至六一一二编 其文为二十三卷。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 录》卷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