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鸣草乱科”出自宋代赵蕃的《简元衡》,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ā míng cǎo luàn kē,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蛙鸣草乱科”全诗:鸠唤林深拥,蛙鸣草乱科。
群生为疵疠,着夏失清和。
谢病游故倦,尊天问可何。
政须闻妙语,一为洗烦疴。
《简元衡》是宋代赵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鸟鸣和蛙鸣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世间纷扰的烦恼和对清净和谐之境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鸠唤林深拥,蛙鸣草乱科。
群生为疵疠,着夏失清和。
谢病游故倦,尊天问可何。
政须闻妙语,一为洗烦疴。
诗意和赏析:
《简元衡》通过描绘鸟鸣和蛙鸣,展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活力四溢的景象。"鸠唤林深拥"和"蛙鸣草乱科"构成了诗词的开头,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然而,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人间的不和谐和烦恼之处。
"群生为疵疠,着夏失清和"这两句表达了人们的纷争和矛盾,暗示着社会的不和谐。"群生为疵疠"中的"疵疠"指的是人们之间的争斗和纷争,而"着夏失清和"则表达了在夏季时清净和谐的境况逐渐消失。
接下来的几句诗词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纷扰世界的厌倦和对宁静的追求。"谢病游故倦"表明诗人因病倦意盎然,不再有游历的心情。"尊天问可何"则表达了诗人对天地之间的奥秘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两句"政须闻妙语,一为洗烦疴",诗人认为政府需要聆听智者的言语,以解决社会的烦恼和问题,从而洗涤烦扰之病疾。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鸟鸣和蛙鸣的描述,诗人抒发了对清净和谐的向往,对人间纷扰的烦恼的反思。诗中既有对自然生态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jiǎn yuán héng
简元衡
jiū huàn lín shēn yōng, wā míng cǎo luàn kē.
鸠唤林深拥,蛙鸣草乱科。
qún shēng wèi cī lì, zhe xià shī qīng hé.
群生为疵疠,着夏失清和。
xiè bìng yóu gù juàn, zūn tiān wèn kě hé.
谢病游故倦,尊天问可何。
zhèng xū wén miào yǔ, yī wèi xǐ fán kē.
政须闻妙语,一为洗烦疴。
拼音:wā míng cǎo luàn kē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五歌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赵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清武英殿聚珍版(简称殿本)、《水永大典》残本等。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十七卷。
赵蕃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和当时居住在上饶的韩淲 (号涧泉),是很要好的朋友,二人齐名,号称“上饶二泉”,同为江西诗派的殿军人物。当时著名学者、弋阳人谢枋得曾提到,江西诗派传至“二泉”,隆昌极致,但此二人死后,江西诗派的气脉也因此而断绝,风华不再。
靖康之变后,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师从刘清之,曾为太和主簿。后居家三十三年,问学于朱熹,能诗,宗黄庭坚,与韩淲合称二泉先生。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