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达磨东来不记年”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达磨东来不记年”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和天衣聪老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á mó dōng lái bù jì nián,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达磨东来不记年”全诗

《和天衣聪老五首》

达磨东来不记年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
顾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赏析


诗词:《和天衣聪老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之道

诗词的中文译文:
达磨东来不记年,
一灯然处百灯然。
顾从清净求明了,
应喜晨斋学省缘。

诗意:
这首诗是王之道与天衣聪老的合作作品,共有五首。诗中表达了对达磨(即达摩祖师)东来的赞美和敬佩之情,以及达磨的启示对修行者的重要性。诗人通过灯火的隐喻,探讨了追求真理和修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意象深远的表达,传达了修行者对达磨祖师的崇敬之情。达磨被描述为东来的存在,超越了时间的概念,象征着佛法的普世性。一盏灯的明亮,能照亮其他的百盏灯,暗示了达磨的智慧和教诲的力量。诗人呼吁人们要追随达磨的清净之道,寻求真实的明了。在修行的过程中,黎明时分的晨斋是一种修省心境的机会,也是与佛法相应的修行方式。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节奏,直接而有力地传达了修行者对达磨智慧和教诲的赞叹和感激之情。

这首诗展示了王之道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向往,以及对达磨的景仰之心。通过表达对清净和明了的追求,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对内心的澄明和对修行道路的勉励。整首诗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激发人们对追求真理和修行的思考和探索。

“达磨东来不记年”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é tiān yī cōng lǎo wǔ shǒu
和天衣聪老五首

dá mó dōng lái bù jì nián, yī dēng rán chù bǎi dēng rán.
达磨东来不记年,一灯然处百灯然。
gù cóng qīng jìng qiú míng liǎo, yīng xǐ chén zhāi xué shěng yuán.
顾从清净求明了,应喜晨斋学省缘。

“达磨东来不记年”平仄韵脚


拼音:dá mó dōng lái bù jì nián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作者简介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作者介绍


王之道的生平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