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风先独树”出自唐代李益的《送人流贬》,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uāng fēng xiān dú sh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霜风先独树”全诗: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
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
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送人流贬,朝代:唐代,作者:李益,内容: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送人流贬》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一首诗,此诗写送人贬官的场景,表达了对贬官者遭遇的同情和思考。
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汉代的章程虽然还是有限制的,但秦代的律法已经荡然无存了。这里作者通过对汉、秦两代的法律制度进行对比,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对法律的不信任。
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在边远的州县里,人们对贬官的原因感到困惑,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官方究竟是怎么处理事务的。官位微小,自不可显露。
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在山野之间,寒风吹打使得一棵孤独的树更加挺拔。而瘴雨则使这座城市荒凉不堪。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表达了送别者的困境和孤独。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回想起长沙时的经历,三年间就召唤了贾生。这里贾生可能指的是一位朋友或者同僚,也可能是某位知名的文人。通过这一句,作者回忆起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贾生的留恋和遗憾。
通过对不同时间、地点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将贬官者的遭遇和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既表达了对贬官者的同情,也自省了自己的人生历程。整首诗虽然字数不多,但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思考。
sòng rén liú biǎn
送人流贬
hàn zhāng suī yuē fǎ, qín lǜ yǐ chú míng.
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
bàng yuǎn rén duō huò, guān wēi bù zì míng.
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
shuāng fēng xiān dú shù, zhàng yǔ shī huāng chéng.
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
chóu xī cháng shā shì, sān nián zhào jiǎ shēng.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拼音:shuāng fēng xiān dú shù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韵脚:(仄韵) 上声七麌 (仄韵) 去声七遇 (仄韵) 去声十五翰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词》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