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却教年少取书卷”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却教年少取书卷”出自唐代施肩吾的《赠采药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uè jiào nián shào qǔ shū juàn,诗句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却教年少取书卷”全诗

《赠采药叟》

却教年少取书卷

老去唯将药裹行,无家无累一身轻。
却教年少取书卷,小字灯前斗眼明。


赏析


《赠采药叟》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去唯将药裹行,
无家无累一身轻。
却教年少取书卷,
小字灯前斗眼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年迈的采药人。他年纪渐长,只将草药绑在身上行走,没有家庭纷扰,自由自在,身心轻盈。然而,他却劝导年轻人应当专心学习,用小小的字体在灯光下勤奋读书,保持眼力敏锐。

赏析:
《赠采药叟》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老人的生活态度和对年轻一代的期望。诗人通过对比老人和年轻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表达了自己对学习的重视和对年轻人的教诲。

首句“老去唯将药裹行”,以“老去”开头,直接点出了主题。老人将草药绑在身上,行走于世,不受束缚,体现了他的自由与轻盈。接着,“无家无累一身轻”,形容了他没有家庭、没有负担,生活简单而自在。

然而,诗人在下两句中转而指导年轻人:“却教年少取书卷,小字灯前斗眼明。”他提醒年轻人要专注于学习,用小字体勤奋阅读,保持明亮的眼力。这表明诗人对知识的重视,同时也表达了对年轻一代的期望,希望他们通过学习获得智慧和成长。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态度和学习的重要性的思考。通过对比老人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诗人呼吁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以追求更好的未来。这首诗词既具有启示意义,又给人以思考,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推崇和追求。

“却教年少取书卷”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zèng cǎi yào sǒu
赠采药叟

lǎo qù wéi jiāng yào guǒ xíng, wú jiā wú lèi yī shēn qīng.
老去唯将药裹行,无家无累一身轻。
què jiào nián shào qǔ shū juàn, xiǎo zì dēng qián dòu yǎn míng.
却教年少取书卷,小字灯前斗眼明。

“却教年少取书卷”平仄韵脚


拼音:què jiào nián shào qǔ shū juàn
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仄
韵脚:(平韵) 下平一先  (仄韵) 上声十六铣  (仄韵) 去声十七霰

作者简介


施肩吾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作者介绍


施肩吾的生平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出生于睦州府桐庐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施家村(因历史划归后为杭州市富阳市洞桥镇贤德村)。为唐代著名诗人、道学家、民间开发澎湖第一人。历宪宗、穆宗、敬宗、文宗诸朝。因家境贫寒,施肩吾少时在桐庐分水镇东面五云山和尚寺读书。四十年后,即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施肩吾参加殿试,被钦点为状元。习《礼记》,有诗名。趣尚烟霞,慕神仙轻举之学。诗人张籍称他为“烟霞客”。唐穆宗元和十五年(820)登进士第(一说宪宗“元和十年进士”)。长庆(821~824)中,隐于洪州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或说“文宗太和中,乃自严陵入西山访道”)。他在《与徐凝书》中自谓“仆虽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栖心玄门,养性林壑。赖先圣扶持,虽年迫迟暮,幸免龙钟,其所得如此而已”。又在《述灵响词序》中称“慕道年久”,览《三静经》而行“三静关”法,以开成三年(838)正月一日“闭户自修,不交人事”,后“此三者皆应”。著有《西山集》十卷、《闲居诗》百余首。《全唐文》收有《养生辨疑诀》(或作《辨疑论》)等,《全唐诗》也收入其诗作。其养生之说亦见于《道枢》。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