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苔傍虎溪”出自唐代齐己的《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tái bàng hǔ xī,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行苔傍虎溪”全诗: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
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
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
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
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
中文译文:
春天渐渐残破,在雨中突然思念起故人。
南方邻居家里栽满了杖藜,我穿过泥泞的床前。
房门关上,一片模糊,时光逐渐晚去。
我不知道现在的快乐是什么,只剩下好的诗题。
我还记得曾经在东林里的时光,还记得曾经走在虎溪旁边的时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雨中思念故人的情景。诗人身处南方邻居家里,看到了家里蔓延的杖藜,自己的屐齿也被泥巴搅得一团糟,可见他的境况相当窘迫。他感到时光渐渐晚去,心里无法确定什么是自己现在的快乐,只能写下一些好的诗题。然后他回忆起曾经在东林度过的时光,以及沿着虎溪行进的经历。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也展示了诗人身处困境中的心情。雨中的凄凉场景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感相呼应,同时,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抒发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对往昔美好的追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唐代诗人典型的景物思念手法。
cán chūn lián yǔ zhōng ǒu zuò huái gù rén
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
nán lín zǔ zhàng lí, jī chǐ rào chuáng ní.
南邻阻杖藜,屐齿绕床泥。
mò mò mén zhǎng yǎn, chí chí rì yòu xī.
漠漠门长掩,迟迟日又西。
bù zhī hé xìng wèi, gèng yǒu hǎo shī tí.
不知何兴味,更有好诗题。
hái yì dōng lín fǒu, xíng tái bàng hǔ xī.
还忆东林否,行苔傍虎溪。
拼音:xíng tái bàng hǔ xī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脚:(平韵) 上平八齐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