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脸霞犹带夜来红”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脸霞犹带夜来红”出自宋代王之道的《红梅》,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iǎn xiá yóu dài yè lái hó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脸霞犹带夜来红”全诗

《红梅》

脸霞犹带夜来红

穠华不与众芳同,偏爱施朱立晓风。
莫道春来无酒病,脸霞犹带夜来红

标签:偏爱莫道

赏析


《红梅》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红梅花的美丽和高洁之处,表达了诗人对红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穠华不与众芳同,偏爱施朱立晓风。
莫道春来无酒病,脸霞犹带夜来红。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红梅为主题,通过对红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其独特之美的赞美。诗的开头,“穠华不与众芳同”,表达了红梅花的高洁品质,与其他花卉不同,独树一帜。接着,“偏爱施朱立晓风”,描绘了红梅花盛开在朝霞之中,显得格外娇艳动人。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红梅花的钟爱之情,同时也借红梅花的美丽来抒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莫道春来无酒病,脸霞犹带夜来红”,意味着即使春天来临,红梅花仍然能够绽放迷人的红色,不受季节的限制。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使得红梅花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坚强和不屈的精神。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对红梅花的赞美,并借以引发读者对于美、坚韧和生命力的思考。

整首诗以红梅花作为主题,通过对红梅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坚韧不拔的赞赏。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红梅花的独特之美,给人以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它通过对花朵的描写,传递了一种高洁和坚韧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脸霞犹带夜来红”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hóng méi
红梅

nóng huá bù yǔ zhòng fāng tóng, piān ài shī zhū lì xiǎo fēng.
穠华不与众芳同,偏爱施朱立晓风。
mò dào chūn lái wú jiǔ bìng, liǎn xiá yóu dài yè lái hóng.
莫道春来无酒病,脸霞犹带夜来红。

“脸霞犹带夜来红”平仄韵脚


拼音:liǎn xiá yóu dài yè lái hóng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一东

作者简介


王之道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作者介绍


王之道的生平

  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与兄王之义、弟王之深同登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调和州历阳县丞,摄乌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为军,朝廷任命为镇抚司参谋官。

  宋高宗赵构(南宋建立者)绍兴年间,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20年。

  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历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即退休)。

  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病逝,享年76岁。

  著有《相山集》30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26卷、《宋史·艺文志》作25卷),已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为30卷,其中诗15卷。诗以影印清文溯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