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寻伊洛问钩深”出自宋代阳枋的《寿涪州李汉辅使君》,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èng xún yī luò wèn gōu shē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更寻伊洛问钩深”全诗:见得州如斗大轻,间将五马击榕阴。
两江波上千家月,万卷堂中一片心。
尚笑龚黄为计浅,更寻伊洛问钩深。
莫悭仙李盘根实,可与轻红种作林。
《寿涪州李汉辅使君》是宋代阳枋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涪州壮丽的景色和李汉辅使君的忠诚和高尚品质,表达了对李汉辅使君长寿和福祉的祝愿。
诗词中提到了州城的壮丽景色,将其比喻为斗大而轻盈的容貌,形象生动。"间将五马击榕阴"的描写表现出州城繁华的景象,形容繁忙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接下来的两句"两江波上千家月,万卷堂中一片心"则表达了诗人对李汉辅使君的赞美之情。"两江波上千家月"形容李汉辅使君在江河之间所展现的高尚品格和卓越才能,"万卷堂中一片心"则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李汉辅使君的品质和行事风格。"尚笑龚黄为计浅,更寻伊洛问钩深"表明他不屑于低级的政治算计,而是追求更高尚的理想和追求。诗人认为李汉辅使君是一位有远见和深思熟虑的人物。
最后两句"莫悭仙李盘根实,可与轻红种作林"则用植物的比喻来赞美李汉辅使君的忠诚和实干精神。他的忠诚和奉献如同盘根扎实的仙李树,能够与轻红这种高雅之物共同构成一片美丽的林景。
整首诗通过对涪州景色和李汉辅使君的描绘,展现了壮丽和高尚的形象,表达了对李汉辅使君长寿和福祉的美好祝愿。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以及精练的语言表达,将景色与人物紧密结合,赋予了诗词深层的意义和艺术价值。
shòu fú zhōu lǐ hàn fǔ shǐ jūn
寿涪州李汉辅使君
jiàn de zhōu rú dǒu dà qīng, jiān jiāng wǔ mǎ jī róng yīn.
见得州如斗大轻,间将五马击榕阴。
liǎng jiāng bō shàng qiān jiā yuè, wàn juǎn táng zhōng yī piàn xīn.
两江波上千家月,万卷堂中一片心。
shàng xiào gōng huáng wèi jì qiǎn, gèng xún yī luò wèn gōu shēn.
尚笑龚黄为计浅,更寻伊洛问钩深。
mò qiān xiān lǐ pán gēn shí, kě yǔ qīng hóng zhǒng zuò lín.
莫悭仙李盘根实,可与轻红种作林。
拼音:gèng xún yī luò wèn gōu shēn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十二侵 (仄韵) 去声二十七沁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