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

“青衣玉女啸鸾笙”的全诗出处及翻译赏析


“青衣玉女啸鸾笙”出自唐代吕岩的《望江南/忆江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yī yù nǚ xiào luán shē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青衣玉女啸鸾笙”全诗

《望江南/忆江南》

青衣玉女啸鸾笙

瑶池上,瑞雾霭群仙。
素练金童锵凤板,青衣玉女啸鸾笙
身在大罗天。
沉醉处,缥缈玉京山。
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赏析


《望江南/忆江南》是一首唐代吕岩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瑶池上,
瑞雾霭群仙。
素练金童锵凤板,
青衣玉女啸鸾笙。
身在大罗天,
沉醉处,
缥缈玉京山。

唱彻步虚清燕罢,
不知今夕是何年。
海水又桑田。

译文:
站在瑶池之上,
祥云笼罩着众仙。
白衣金童敲击着凤状琴,
青衣玉女吹奏着鸾状笙。
身处大罗天,
心醉于此,
眼前是虚幻的玉京山。

歌声唱彻虚无的清燕,
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年。
海水又经历了沧桑变化。

诗意和赏析:
《望江南/忆江南》通过描绘仙境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追忆之情。诗中瑶池、群仙、金童、玉女等形象都是仙境中的存在,展现了一个富有神话色彩的场景。

首句“瑶池上,瑞雾霭群仙”以仙境中的瑶池为背景,形容了祥云缭绕、仙气缭绕的景象。接着,金童、玉女分别以素练和青衣装束出场,奏响了凤状琴和鸾状笙,增添了神秘而华丽的氛围。

诗的第三句“身在大罗天”表达了作者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的感受,感叹自己陶醉其中。随后的两句“沉醉处,缥缈玉京山”用缥缈的玉京山景象强调了作者的陶醉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无奈和困惑,暗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疑问。

最后一句“海水又桑田”以海水桑田的比喻,表达了岁月更迭、事物变化的无常性,也可理解为江南的景色在作者心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整首诗以华丽、神秘的仙境景象为基调,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时光流转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对仙境和玄幻之境的向往和渴望。

“青衣玉女啸鸾笙”全诗拼音读音对照参考


wàng jiāng nán yì jiāng nán
望江南/忆江南

yáo chí shàng, ruì wù ǎi qún xiān.
瑶池上,瑞雾霭群仙。
sù liàn jīn tóng qiāng fèng bǎn, qīng yī yù nǚ xiào luán shēng.
素练金童锵凤板,青衣玉女啸鸾笙。
shēn zài dà luó tiān.
身在大罗天。
chén zuì chù, piāo miǎo yù jīng shān.
沉醉处,缥缈玉京山。
chàng chè bù xū qīng yàn bà, bù zhī jīn xī shì hé nián.
唱彻步虚清燕罢,不知今夕是何年。
hǎi shuǐ yòu sāng tián.
海水又桑田。

“青衣玉女啸鸾笙”平仄韵脚


拼音:qīng yī yù nǚ xiào luán shēng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下平八庚

作者简介


吕岩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一作□),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作者介绍


吕岩的介绍

  (713~741)一名岩客,字洞宾(即吕洞宾),河中永乐(一云蒲坂)人。(唐才子传作京兆人。此从全唐诗)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前后在世。咸通初中第,两调县令。值黄巢之乱,遂携家归终南,放迹江湖间,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相传他后来在长安酒肆,遇到仙人钟离权,遂得道,不知所终。这就是民间盛传的“黄粱梦”故事,许多小说家戏曲家,都取以为小说、戏曲的题材。岩所作诗,流传甚多,全唐诗辑为四卷,行于世。

吕岩的评价

  相传吕洞宾传有钟离权所授《灵宝毕法》十二科,为钟吕金丹道教典。自著《九真玉书》一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即《道枢》卷二十六之一篇)、《肘后三成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即《道枢》卷二十五之一篇。《直斋录》又著录《纯阳真人金丹诀》一卷,谓即此篇,略有不同)。其丹道思想尚散见于《道枢》之《五戒》《众妙》《指玄》等篇中;诗词有南宋夏元鼎编《金丹诗诀》,与杨亿所说“世所传者百余篇”吻合,其中一些诗句为杨亿所引,依托之作较少;单行本《沁园春丹词》有数家注本。《正统道藏》所收《纯阳真人浑成集》为元道士何志渊所编,真伪杂糅。《吕祖志·艺文志》又增添《敲爻歌》、杂曲十首等,更不可信。 《吕公窑头坯歌》虽见录于《直斋书录解题》,然其中竟有“富郑公”(富弼),“张尚书”(张商英)、“赵枢密”(赵鼎)等名,显系南宋人伪作。《道藏辑要》收录署名吕著的作品,多为后人依托或扶乩降笔。《吕祖全书》绝大部分也是伪作。传说吕岩是神仙。

吕岩的生平

  他大约生于唐末,卒于宋初,与陈抟为同时代人。至于后人将他的生活时代上推至唐开元(713~741)中,则是附会唐人沈既济《枕中记》所记道者吕翁事。此外尚有颇多传说,纷纭不一。比较可信是《国史》的记载:吕洞宾本儒生,因科场不利,而转学道,遇五代隐士钟离权授以内丹道要,隐居终南山,活动于关中等地。“年百余岁,而状貌如婴儿。世传有剑术,时至陈抟室”,与陈抟、李琪(一作“李奇”)等传奇人物交往。好以诗言内丹旨要,对钟吕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贡献。有弟子北宋施肩吾(华阳子)传其道。

  吕洞宾以内丹为修仙径路,兼摄禅宗,自称“幼习儒业,长好性宗,修天爵而弃人爵,鄙顽空而悟真空。天爵止于人事,真空不离因缘”。指出:“修炼丹者,先正其炉。”身为丹炉,神气精液为药物,目、耳、口、鼻为炉之八门,“常固守之”,勿伤内真,“然后于天地之炉、造化之鼎,调和药物,匹配阴阳,制炼神气”。认为“顺天道者,常存其身之元阳真一太和纯粹之气,则坐致长生”,并说“其要在乎变炼五行而已”。主张一日当一年,昼法春夏,夜法秋冬,“升降阴阳,运行四序”,昼夜终始修炼。又认为,“性命根源,归乎一气。其来也,有一夫一妇焉;其去也,有三男三女焉。金男采黄芽于九宫之台,玉女收白雪于十二楼。水中起火,以分八卦;阴内炼阳,以别九州。于是三田和会而火龙出于昏衢,千日功成则游于蓬岛矣。其要盖十有八焉:小成之道七,中成之道六,大成之道五”。提出修炼当从消除六欲七情着手,泻心之积气而集其神。行肘后之法,即透过尾闾将药物搬上背以入脑,要存想龙虎河车,使上起,但应防止肾之虚阳入顶而引起上壅生热,故须震、坎、艮三男和巽、离、兑三女“俯仰开辟,节次升存,过关勿急”。继行飞金晶,“一撞三关”,直入上宫。炼之既久,如虑太过,则吐玉液炼其形。另尚有金液还丹炼形等法。其诗词,如“一粒粟中藏世界,二升铛内煮山川”、“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等,奇谲诡异,尤脍炙人口。北宋以后,历代有人假托吕洞宾之名,行种种异事,故神化事迹迭出。民间信仰吕洞宾者甚盛。宋代道教学者曾慥编《集仙传》,称唐五代成道之士中“独纯阳子吕公显力广大”。托名吕洞宾的“自传”即称其遇钟离、苦竹真人,得金丹、驱鬼之道。“吾得道年五十,第一度郭上灶,第二度赵仙姑”,“常游两浙、汴京、谯郡。尝著白襕角带,右眼下有一痣,如人间使者,筋头大。世言吾卖墨,飞剑取人头,吾闻哂之。实有三剑:一断烦恼,二断贪嗔,三断色欲,是吾之剑也。世有传吾之神,不若传吾之法;传吾之法,不若传吾之行。何以故?为人若反是,虽握手接武,终不成道”。元代道士苗善时更编为《纯阳帝君神化妙通纪》七卷,汇集一百零八化故事。因而吕洞宾也为帝王所崇奉,宋宣和元年(1119)敕封“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六年(1269)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至大三年(1310)加封为“纯阳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