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溪夜》


溪夜

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溪夜》译文及注释


《溪夜》是唐代诗人崔道融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溪流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诗中描述了积雪融化后,溪水变得宽广。接着,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满楼的明亮月光照在溪水上,形成了碎裂的光斑。这一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感觉。

在第三句中,诗人描绘了一个渔人抛下钓竿,放下轻舟,在急滩上自由自在的航行。这里渔人的形象象征了自由、轻松和追求简单生活的人。

整首诗意境明快,描绘了一个安静而优美的夜晚景色。诗人通过溪水的宽广、明亮的月光和自由自在的渔人形象,表达了对自由、和谐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中文译文:

积雪融化后,溪水宽广。
满楼明亮的月光照在溪水上,形成了碎裂的光斑。
渔人抛下钓竿,放下轻舟,在急滩上航行。

【赏析】

这首诗以流畅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夜晚的溪流景色。诗人以虚实交错、具象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刻画出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自然图景。积雪消融后,溪水变得宽广,清波荡漾,流淌如画。满楼明月的倩影照在溪水上,形成了碎裂的光斑,这景象给人一种幽静而美丽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描绘渔人抛下钓竿,放下轻舟,在急滩上航行,诗人展示了一种自由自在、追求简单生活的态度。渔人的形象象征了自由与宁静,诗人通过渔人的航行表达了对自由、和谐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渔人形象的运用,展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宜人的夜晚景色中,给人以美好心境和深思。

《溪夜》拼音读音参考


xī yè
溪夜

jī xuě xiāo lái xī shuǐ kuān, mǎn lóu míng yuè suì láng gān. yú rén pāo dé diào tǒng jǐn, què fàng qīng zhōu xià jí tān.
积雪消来溪水宽,满楼明月碎琅玕.渔人抛得钓筒尽,却放轻舟下急滩。

作者简介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作者介绍


崔道融的诗歌特点

  擅长作诗,与司空图、方千结为诗友。存诗80首,皆为绝句。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否定“女人祸水”的传统观念,为西施鸣不平,诗曰:“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田上》写农民冒雨夜耕的辛劳。《寄人》、《寒食夜》等诗亦为佳作。崔道融的诗作和罗隐一样,流传的不多。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其中《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崔道融的生平

  崔道融,生卒年待考。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乾宁二年(895年)前后,任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县令,早年曾游历陕西、湖北、河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后入朝为右补阙,不久因避战乱入闽。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与司空图、方干为诗友。《全唐诗》录存其诗近八十首。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