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怜迟日,旄麾映早春。
莺窥陇西将,花对洛阳人。
醉罢知何事,恩深忘此身。
任他行雨去,归路裛香尘。
陪辛大夫西亭宴观妓
歌舞怜迟日,旄麾映早春。
莺窥陇西将,花对洛阳人。
醉罢知何事,恩深忘此身。
任他行雨去,归路裛香尘。
译文:
陪同辛大夫在西亭观赏妓女表演
歌舞怜惜光阴匆匆,宴席上的旌旗映照着早春天。
黄鹂窥望陇西地区的将领,花朵迎接洛阳的人们。
醉酒之后不知所意,深深地忘却了自己的身份。
随任何人去旅行,回程时披散着香尘。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唐代士人在西亭宴会上欣赏歌舞和赏花的场景。描述了辛大夫在宴会上的欢乐和失去自我意识的境界。作者以此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之感。
赏析:
这首诗意境高远,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宴会上的歌舞和花朵,抒发了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怜惜之情和对人生的无常感慨。诗中的辛大夫酒醉之后不再顾虑和矜持,忘却了自己的身份,这种逍遥自在和释放自我的心情给人以深刻印象。最后两句“任他行雨去,归路裛香尘”,表达了作为辛大夫的陪伴者,无论行走在任何地方,都会随之散发着浓郁而深远的人生痕迹。整首诗词以流畅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示了唐代诗人的豪情和随遇而安的心态。
péi xīn dài fū xī tíng yàn guān jì
陪辛大夫西亭宴观妓
gē wǔ lián chí rì, máo huī yìng zǎo chūn.
歌舞怜迟日,旄麾映早春。
yīng kuī lǒng xī jiāng, huā duì luò yáng rén.
莺窥陇西将,花对洛阳人。
zuì bà zhī hé shì, ēn shēn wàng cǐ shēn.
醉罢知何事,恩深忘此身。
rèn tā xíng yǔ qù, guī lù yì xiāng chén.
任他行雨去,归路裛香尘。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