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送陆秀才归觐省》是唐代诗人戎昱所作,诗中描绘了陆秀才离开武陵回京的情景。下面是诗的中文译文:
武陵何处在,
南指楚云阴。
花萼连枝近,
桃源去路深。
啼莺徒寂寂,
征马已駸駸。
堤上千年柳,
条条挂我心。
诗意:
这首诗以美丽的武陵山水为背景,以送别陆秀才回京的场景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送别的惋惜之情。通过描绘武陵山的景色和离别的场景,展现了作者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武陵山景,如楚云阴、花萼连枝、桃源去路深等,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诗人以此为背景,写出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自己的愁思之情。诗中的啼莺和征马象征着别离的悲伤,而千年柳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之意。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和对离别的惋惜之情。通过山水的描绘和离别的场景,诗人娓娓道来,使得读者不禁为诗人和友人的离别而感到惋惜之情。整首诗用意闲淡,情感真切,语言简洁,清新自然,给人以以赏心悦目之感。
sòng lù xiù cái guī jìn shěng
送陆秀才归觐省
wǔ líng hé chǔ zài, nán zhǐ chǔ yún yīn.
武陵何处在,南指楚云阴。
huā è lián zhī jìn, táo yuán qù lù shēn.
花萼连枝近,桃源去路深。
tí yīng tú jì jì, zhēng mǎ yǐ qīn qīn.
啼莺徒寂寂,征马已駸駸。
dī shàng qiān nián liǔ, tiáo tiáo guà wǒ xīn.
堤上千年柳,条条挂我心。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戎昱(约744年一800年),荆南(荆州区)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纵情游览天下名城。他飘落导域,十分怀念家乡,曾作《长安秋夕》诗:“昨霄西窗梦,梦入荆南道。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又有《云梦故城秋望》:“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广德元年(763年),颜真卿将节度荆南,邀戎昱为幕宾,后因事未成行。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到荆州,戎昱与他在诸宫会见,结为挚友。
戎昱的诗歌创作,对社会矛盾有相当深刻反映。《塞下曲》6首、《苦哉行》5首、《入剑门》等都是情感真挚,充满现实主义的作品。他的诗歌反映了同情人民,忧虑国事的思想感情,传为千古名篇。《苦辛行》、《咏史》、《塞上曲》抨击玩弄权术的贵族和苟且偷安的朝臣,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艺术风格以沉郁为主,兼有雄放、哀婉、清新的特色。《唐音葵签》卷三十六称赞:“戎昱之于杜甫,尤其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