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
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
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
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译文及注释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是宋代葛立方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钵囊已妥何山夏,
千顷堂前又饱参。
仙裹未须求七七,
禅中聊共说三三。
远师今日宜同社,
弥勒它年可共龛。
不见生公讲经处,
至今花雨落毵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具上人(和尚)离别的情景,并表达了对禅宗修行和师徒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景物和表达心情,表达了他对具上人的敬重和对禅宗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使用了典型的宋词格律,每句四言,平仄对仗工整。诗的开头两句写到了“钵囊”和“参”,这是佛教修行中常用的物品,通过描写具体的道具,营造出一种禅宗寺庙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向往和对师徒之间的默契和交流的渴望。

下半部分的两句“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表达了诗人对具上人的敬重和对师徒关系的珍视。他希望今天能够与具上人共同参与佛教活动,而将来也希望与具上人一同共处在一个佛龛之下,表示了对具上人的长久关系的期望。

最后两句“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写出了诗人对具上人的思念之情。他回忆起具上人讲经的场景,表达了对具上人的怀念和对佛教事业的关注。诗人通过描写景物、表达自己的心情,展示了对佛教修行和师徒关系的向往和思考,以及对具上人的敬重和思念之情。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拼音读音参考


jù shàng rén yǐ shī xiāng bié fù zhī zhī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bō náng yǐ tuǒ hé shān xià, qiān qǐng táng qián yòu bǎo cān.
钵囊已妥何山夏,千顷堂前又饱参。
xiān guǒ wèi xū qiú qī qī, chán zhōng liáo gòng shuō sān sān.
仙裹未须求七七,禅中聊共说三三。
yuǎn shī jīn rì yí tóng shè, mí lè tā nián kě gòng kān.
远师今日宜同社,弥勒它年可共龛。
bú jiàn shēng gōng jiǎng jīng chù, zhì jīn huā yǔ luò sān sān.
不见生公讲经处,至今花雨落毵毵。

作者简介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作者介绍


葛立方的生平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