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烛》


烛

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调晨。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
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烛》译文及注释


中文译文:
烛光隐约在兔月中,龙形的烛火点亮新的一幅画。三颗星星花入夜,四季的美玉声音调和晨曦。烟雾浮动在罗幌之间,馨香在绮茵上飘散。如果碰巧遇见燕国的相公,他会礼聘贤人。

诗意:
这首诗以烛光为中心展开,将烛灯的光芒与天象和自然景观相联系。烛光隐约映照着兔月的清光,就像一幅绘画一样,照亮了整个场景。其中三颗星星闪烁于夜空中,四季的美玉似乎在调和清晨。烛烟轻盈地飘荡在幔帐之间,香气沿着华丽的绮茵弥漫开来。诗人希望能够遇见燕国的相公,他会重用并举荐贤人。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精炼的笔法,通过描绘烛光和其他景物的美感,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新、宁静和雅致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意象的手法,将烛光的微光与夜空中星星的闪烁相对比,以及将烟雾和香气的轻盈与华丽的绮茵相映衬。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和愿望,希望能够在燕国的相公那里得到重用,并推荐出贤人。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感觉,意境优美,引人遐思。

《烛》拼音读音参考


zhú

tù yuè qīng guāng yǐn, lóng pán huà zhú xīn.
兔月清光隐,龙盘画烛新。
sān xīng huā rù yè, sì xù yù diào chén.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调晨。
fú zhù yī luó huǎng, chuī xiāng zā qǐ yīn.
浮炷依罗幌,吹香匝绮茵。
ruò féng yān guó xiāng, chí yòng jǔ xián rén.
若逢燕国相,持用举贤人。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作者介绍


李峤的介绍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八年(644),卒年在玄宗开元元年(713)。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诸人死后,他成了文坛老宿,为时人所宗仰。其诗绝大部分为五言近体,风格近似苏味道而词采过之。唐代曾以汉代苏武、李陵比苏味道、李峤,亦称“苏李”。明代胡震亨认为:“巨山五言,概多典丽,将味道难为苏”(《唐音癸签》)。他写有咏物诗120首,自风云月露,飞动植矿,乃至服章器用之类,无所不包。虽刻意描绘,以工致贴切见长,但略无兴寄。王夫之《天堂永日地域一日论》说他“裁剪整齐,而生意索然”,切中其病。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据说唐玄宗于安史乱起逃离长安前,登花萼楼,听到歌者唱这首诗的结尾四句时,引起了情感上强烈的共鸣,悲慨多时,并赞叹作者是“天才”。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