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健庞翁今罢参,拄杖挂壁云迷庵。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华藏庵》是宋代葛立方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鲜健的罢参老人今天来到庵内,拄着拐杖,挂在壁上的云迷庵。开花的树木像幻化出仙境一样,玩笑般地说着七七,逗引机智的禅理三三。还未办理浮丘的招挹仪式,已经邀请到弥勒菩萨与同在龛内。庵内的人认出了华严经的世界,何需再谈论宗派风格的北南之争。
诗意:
这首诗是为了祝贺章道祖颇和葛藤而写的,描述了华藏庵的景象和庵内人物的情景。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庵内的场景,表达了对修行者的赞美和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诗人通过描述花开树木和庵内事物,表达了禅宗的机智和华严经的重要性,并批判了宗派之争的无意义。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华藏庵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对禅宗思想的赞美。诗中的拄杖、挂壁的云迷庵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庵内修行者的形象和修行的氛围。开花聊幻仙七七和逗机更说禅三三的描写,表达了禅宗的机智和幽默,突显了禅宗思想的独特魅力。
诗人在诗中提到了浮丘和弥勒菩萨,暗示了修行者还未完成某种仪式,但已经邀请到了弥勒菩萨与同在龛内,这可能是对修行者的称赞和祝福。
最后两句"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诗人认为修行者在华藏庵已经认识了华严经的世界,因此不再需要宗派之争的争论,强调了佛教教义的普遍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华藏庵的景象,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和对禅宗思想的推崇,同时反思了宗派之争的无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对修行者的祝福。
wèi zhāng dào zǔ pō jí gé téng huá cáng ān
为章道祖颇及葛藤·华藏庵
xiān jiàn páng wēng jīn bà cān, zhǔ zhàng guà bì yún mí ān.
鲜健庞翁今罢参,拄杖挂壁云迷庵。
kāi huā liáo huàn xiān qī qī, dòu jī gèng shuō chán sān sān.
开花聊幻仙七七,逗机更说禅三三。
wèi bàn fú qiū zhāo yì xiù, qiě yāo mí lè yǔ tóng kān.
未办浮丘招挹袖,且邀弥勒与同龛。
ān zhōng rèn de huá yán jiè, hé yòng zōng fēng tán běi nán.
庵中认得华严界,何用宗风谈北南。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父葛胜仲也是填词名家,父子齐名于世。葛立方于绍兴八年(1138)举进士。曾任正字、校书郎及考功员外郎等职。后因忤秦桧而得罪,罢吏部侍郎,出知袁州、宣州。二十六年归休于吴兴汛金溪上。隆兴二年卒。宋史》附《葛宫传》。事迹另见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清人缪荃孙撰有《葛立方传》刊于《归愚集》卷末。
葛立方“博极群书,以文章名一世”(沈洵《韵语阳秋序》)。曾自题草庐:"归愚识夷涂,游宦泯捷径。"所以名其集为《归愚集》。著述除现存《归愚集》、《韵语阳秋》外,还有失传的《西畴笔耕》、《万舆别志》等书。《韵语阳秋》20卷,又名《葛立方诗话》,主要是评论自汉魏至宋代诸家诗歌创作意旨之是非。《四库全书总目》以为"未免舛误","然大旨持论严正,其精确之处,亦未可尽没也"。葛立方词现存40首,多是写景咏物和赠答之作,较少伤时感乱的内容。《四库全书总目》评其词说:"多平实铺叙,少清新宛转之思,然大致不失宋人规格。"他写有数首咏梅词,赞美梅花的"傲霜凌雪"、"高标孤韵",都比较清丽。其〔卜算子〕《席间再作》中共用了18个叠字,新颖、巧妙,很受人们的赞赏,周密称许为"妙手无痕"(《词林纪事》卷九引《梦窗词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