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
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赴安南却寄台司》是唐代文人高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曾经驾驭万马登上天山,风吹云散一刹那间。
如今在海门南方的往事,不要让我再像凤林关。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曾经的豪情壮志和如今的遭遇。作者曾经驾驭着万马,登上了雄伟壮观的天山,但风吹云散,一切转瞬即逝。如今在海门南方,作者希望不要再像凤林关一样受困,而是能够自由自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曾经豪情壮志的回忆和对现实局限的不满。作者曾经有过追求和壮丽,但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切都变得如此脆弱和不堪回首。海门南方成为了作者在现实中的局限,作者提到的凤林关象征着困境和束缚。整首诗意境宏大,情感深沉,通过对曾经和现在的反差,表达了文人的追求自由和理想的心境。同时,作者对过去的豪情壮志的描绘也增添了一种悲壮和浪漫的情感。整体来说,这首诗词既传达了作者个人情感,也折射出了时代背景下文人士人生的困扰与追求。
fù ān nán què jì tái sī
赴安南却寄台司
céng qū wàn mǎ shàng tiān shān, fēng qù yún huí qǐng kè jiān.
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
jīn rì hǎi mén nán miàn shì, mò jiào hái shì fèng lín guān.
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高骈(821-887),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孙。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乃山东(太行山以东)汉族名门渤海高氏。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时历淮南节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光启中为毕师铎所杀。家世禁衞,颇修饰,折节为文学,笔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咸通二年(八六一)张翔所撰唐蹈溪庙记,为其所书。
《唐书本传、集古录》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累仕为右神策都虞候。懿宗初,高骈统兵御党项及吐蕃,授秦州刺史。咸通七年(866)﹐高骈镇安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交广物资运输。后入为右金吾大将军,除天平军(今山东东平北)节度使。僖宗乾符二年(875),移镇西川,在任上刑罚严酷,滥杀无辜,但有干才,他筑成都府砖城,加强防御。又在境上驻扎重兵,迫南诏修好,几年内蜀地较安。五年,徙荆南(今湖北江陵)。当时,王仙芝、黄巢起义军转战江南,朝廷任高骈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次年,又迁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仍充都统、盐铁使以镇压起义军和主管江淮财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