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双鹊飞来喜。
惜凝望、音书至。
一掬离怀千万事。
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
春风鬓畔疏梅蕊。
映妆艳、清如洗。
苦恨眼边常忆记。
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青玉案》是一首宋代刘一止的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马头上双鹊飞来喜。
可惜凝望,音信不至。
一掬离怀千万事。
深夜中绿窗,短笺已封,应该也是寄给寻人的。
春风吹散鬓畔疏梅花瓣。
映妆艳丽,清澈如洗。
苦恨眼角常常记忆。
在楚宫行路上,靠在桥边攀登驿站,尽情洒下梅花的泪水。
诗意:
这首诗以抒发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为主题,描绘了一幅离别时的情景。诗中以马头上的双鹊飞来为开场,表达了作者看到喜庆的征兆,然而遗憾的是,等待已久的音信迟迟未至。接着,诗人把离别的思念化为一掬泪水,承载着千万个离别的故事。夜深人静时,作者独自坐在绿窗前,写下了短笺,期望能寄给寻人。诗的后半部分以春风拂面时梅花的形象描绘女子的美丽,同时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爱情的痛苦和回忆。最后,作者以楚宫行路、倚桥攀驿的场景,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并用梅花的泪水象征自己的悲伤与眼泪。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苦痛和思念之情。通过马头双鹊、绿窗深夜、短笺封就等形象的描写,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诗中以梅花为象征,通过春风拂面时梅花的形象,将女子的美丽与离别的痛苦相结合,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诗人运用了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感情的手法,将离别的伤感与对过去情感的回忆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读者带来深深的共鸣。整首诗词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细腻和感人之处。
qīng yù àn
青玉案
mǎ tóu shuāng què fēi lái xǐ.
马头双鹊飞来喜。
xī níng wàng yīn shū zhì.
惜凝望、音书至。
yī jū lí huái qiān wàn shì.
一掬离怀千万事。
lǜ chuāng shēn yè, duǎn jiān fēng jiù, yīng yě xún rén jì.
绿窗深夜,短笺封就,应也寻人寄。
chūn fēng bìn pàn shū méi ruǐ.
春风鬓畔疏梅蕊。
yìng zhuāng yàn qīng rú xǐ.
映妆艳、清如洗。
kǔ hèn yǎn biān cháng yì jì.
苦恨眼边常忆记。
chǔ gōng xíng lù, yǐ qiáo pān yì, gōng jǐn méi huā lèi.
楚宫行路,倚桥攀驿,供尽梅花泪。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刘一止,七岁能文,试太学,有司欲举其兼代官职,一止不就。徽宗宣和三年(1121)进士。监秀州都酒务,迁越州教授、参知政事。高宗建炎四年(1130),详定一司敕令所删定官。
宋绍兴初,召试馆职,宋高宗大为称赏。绍兴间,历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起居郎奏事。高宗曾不无自得地说:“朕亲擢也”,在官期间,极陈堂吏、宦官参政之弊,终为人所忌恨,以言事罢,主管台州崇道观。起知袁州,改浙东路提点刑狱。召为中书舍人兼侍讲,迁给事中,又以言事罢,后被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进敷文阁待制。一止以忤秦桧,两次奉祠,御史中丞何若奏一止迎附李光,傲迈慢上,被削职。秦桧死,召至国门,以病不能拜任,力辞,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绍兴三十年十二月卒,年八十二(此据《行状》,《宋史》本传作八十三)。
有《苕溪集》五十五卷传世。事见《苕溪集》卷五四《阁学刘公行状》,《宋史》卷三七八有传。
刘一止诗,自成一家,吕本中、陈与义读后叹道:“语不自人间来也。”刘一止的词题材广泛,主要包括羁旅行役、纪行咏怀、酬唱离别等方面。他的词作艺术性很强,擅于融情于景,化用前人诗句及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且语言浅切明畅、工致典雅,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曾以一首《喜迁莺·晓行》词在当时获得“刘晓行“之美誉。著有《类稿》50卷。以清拥万堂《苕溪集》(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朱祖谋跋本(简称朱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存此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