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双调·雁儿落兼得令》


双调·雁儿落兼得令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何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云霞,我爱山无价,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双调·雁儿落兼得令》译文及注释


【注释】:


《双调·雁儿落兼得令》拼音读音参考


shuāng diào yàn ér luò jiān de lìng
双调·雁儿落兼得令

yún lái shān gèng jiā, yún qù shān rú huà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
shān yīn yún huì míng, yún gòng shān gāo xià.
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hé zhàng lì yún shā, huí shǒu jiàn shān jiā.
何仗立云沙,回首见山家。
yě lù mián shān cǎo, shān yuán xì yě huā.
野鹿眠山草,山猿戏野花。
yún xiá, wǒ ài shān wú jià,
云霞,我爱山无价,
kàn shí xíng tà, yún shān yě ài zán.
看时行踏,云山也爱咱。

作者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作者介绍


张养浩的生平

  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弟弟张九皋的第23代孙。元代散曲家。少年知名,19岁被荐为东平学正,历官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等官职。在任监察御史时,因批评时政而为权贵所忌,被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后因其父年迈,无人照顾,于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辞官家居,此后屡召不赴。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特拜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见饥民困苦万分,难以周济,竟为之痛哭,遂“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元史》本传),不久便积劳成疾病卒。他的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三事 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在休居自适小 乐府》。明·朱权《太和正音谱 》谓其曲“如玉树临风”。

  张养浩居官清正,敢于犯颜直谏。在堂邑县,他关心民瘼,抑制豪强,赈灾济贫,做了不少 好事。拜监察御史之后,他绳纠贪邪,荐举廉正,弹劾不避权贵,举荐不疏仇怨,“入焉与天子争是非,出焉与大臣辨可否”(《风宪忠告》),蹈厉风发,“道之所在,死生以之”(同上)。其门人黄溍说他“力排权奸,几蹈祸而不悔”(《滨国公张文忠祠堂碑》)。武宗时,曾因议立尚书省事,与权臣意见牴牾,被构罪罢官;英宗时,又因谏在内廷张灯为鳌山事,险遭不测。怀有“致君泽民”理想的张养浩,本想干一番利国济民的事业,但统治集团中“忠直为国者少,阿容佞诈、惟己之为者多”(《元史》本传),自己犯颜撄鳞,时有性命之虞,便借故辞官归隐,“远是非,绝名利”(《普天乐·辞参议还家》),回到自己的故乡济南。享年59岁。

张养浩的成就

散曲家
  张养浩从政期间的诗文并不多,而归隐田园则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曲家。历经宦海风波,感受到了上层统治 集团的黑暗,其体会自然真切感人:“才上马齐声儿唱道,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也何处躲?天怨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朱履曲·警世》)。当其归隐之初,如鸟儿返林、鱼儿纵渊,心情十分愉快:“离省堂,到家乡,正荷花烂开云锦香。游玩秋光,朋友相将,日日大筵张。汇波搂醉墨淋浪,历下亭金缕悠扬,大明湖播画舫,华不注倒壶觞,这几场忙杀柘枝娘!”(《寨儿令·辞参议还家连次乡会十余日,故赋此》)。他给自己隐居的别墅起了一个雅号,叫云庄,云庄内修建了一座绰然亭(也叫翠阴亭),亭后盖了一座遂闲堂。“绰然一亭尘世表,不许俗人到。四面桑麻,一带云山妙。”(《雁儿落兼清江引》)“绰然亭后遂闲堂,更比仙家日月长,高情千古羲皇上。北窗风,特地凉。客来到,尊酒淋浪。花与竹,无俗气;水和山,有异香”(《水仙子·咏遂闲堂》)。这一时期的散曲大多抒写个人心境与所见所闻,而吟咏故乡的山光水色之作,工丽清新,取得较高艺术成就。“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欢虞。万山青绕一茆庐,恰便似画图中间里。著老夫对着无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胡十八》)。故乡的湖光山色,优美的自然景致,使张养浩寻求到一个与污浊官场完全不同的美好世界。云庄迤南,便是景色秀丽的大明湖、趵突泉;迤东,是孤高桀立的华不注;迤西,是块然如垒的标山。在家乡,他时而在明湖游赏,箕居船头,放声高歌;时而登上华不注,领略“苍山万顷”的山野风光;时而登临汇波楼,吟诵“鸟飞云锦千层外,人在丹青画幅中”(《登汇波楼》)动人的诗句;时而漫步趵突泉畔,欣赏珠滚絮飞的泉流……足迹所至,诗、曲亦随之。在这些描写湖光山色的作品中,时时流露出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在似乎消沉的、吟诵隐逸闲适情趣的诗曲中,也常常寄寓着壮志难酬的愤慨,让人在字里行间感到一股抑郁难申的不平之气。其作品《水仙子·咏江南》入选沪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语文课本

作品格调
  《太和正音谱》评张养浩的散曲如“玉树临风”,指出他的作品格调高远。他的作品文字显白流畅,感情真朴醇厚,无论抒情或是写景,都能出自真情而较少雕镂。《潼关怀古》小令,以及一些写退隐生活的作品,可以代表他的艺术风格。然而他的写景的散曲中,也有一些工丽清逸的作品,如“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水仙子〕《咏江南》),“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庆东原〕)等句,表明他的作品在总的艺术格调中还有所变化,散曲色调比较丰富。

一心为民
  张养浩栖隐云庄,不求显达,优游于山水之间,敛迹于权贵之门,自以为远离世俗尘嚣,不与朝廷政事,然 元朝廷对这位“博学硕德,声名显赫”(艾俊《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引》)的儒臣,却时时想加以利用,八年之间,凡六下诏书,他均高卧不起。而当天历二年(1329年)朝廷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召其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时,他却不顾高龄体弱,随即“散其家之所有”登车就道,星夜奔赴任所。“无多惭,此心非为官。”(《西番经》)使他赴召的不是官爵,而是灾情严重激发起他为民承重的精神。赴官途中经洛阳、渑池、潼关,直达长安。一路行来,目睹灾民惨状,感历代兴废,写了数首怀古曲,意绪苍凉,流露出对本朝前景暗淡的哀叹,和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其中最著名的,是散曲小令《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到任之后,“凡所以力民者,无所不用其至”(危素《张文忠公年谱序》)。四月之内未尝家居,不遑寝处,终因劳瘁而卒。消息传开,“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元史》本传)。在封建时代,像张养浩这样为民尽瘁的官儿实在并不多见!元朝廷对其旌表,不过是旌忠励节,激励臣下为其效忠,而人民都以自己的眼光来区分善恶,表明自己的爱憎。张养浩所维护的那个制度虽已成为历史陈迹,而其为民尽瘁的精神,及其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却可与济南山川同在,永远为人们所怀念。
  张养浩著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诗文集《归田类稿》。

张养浩的家世

  据张养浩《寿子》诗,可知他自认为是少昊青阳氏第5子挥和历代张氏名人之后。但至他曾祖前情况、曾祖名讳,均不知。 曾祖,曾授从五品武散官武略将军,任阳邱燕镇(即今相公庄) 监洒,生4子:长子早死,次子无后,三子万,四子山。 伯祖张万,住本庄,享年93岁,妻郭氏,生6子:泽、彬、德正、德林、秀、敏。祖父张山,迁历城,享年91岁,因孙贵,赠安远大将军(从三品)、益都路淄莱万户府中万户(从三品)、轻车都尉(从三品),追封济南郡侯(从三品)。妻苗氏、杨氏,追封济南郡夫人。苗氏生2子:兴、郁。 大伯父张泽,张万长子,曾在四川任库管。伯父张兴,张山长子,早年失落兵乱间,30年后从泰安归来,享年71岁,葬泰安梁氏村。父张郁,字威卿,1242年 (元乃马真后元年)生。16岁即担起家庭重担。曾行商于江淮之间。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农历十二月二十八日卒,终年80岁。因子贵,封通议大夫(正三品) 、史部尚书(正三品)、上轻车都尉(正三品)、济南郡侯(正三品)(元代“郡侯”爵有正三品和从三品两等。)。妻许氏,追封济南郡夫人。继妻尚氏,封济南郡太夫人。生3子:英、塞、养浩。 长兄张英、次兄张塞,早卒。生2子:居、安。养浩生2子:强、引。

网友评论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