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
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
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
《经费隐君旧宅》是唐代贯休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经费隐君的旧宅,诗意深远,寄托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诗中描述了一处荒凉幽静的景象:“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高大的岩石上生长着九株翠绿的植物,湿气弥漫在苍翠的梧桐树间。这里几乎与外界隔绝,宛如一处仙境。
然而,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吉祥的迹象了:“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祥瑞是指吉祥的征兆,羲轩是指帝王居住的地方。这里暗示着经费隐君的旧宅已经不再受到祥瑞之气的庇佑,宅院逐渐消失,如同荒废的殿宇。
接下来的两句“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描绘了破败环境的细节。“高瀑浊”表示瀑布水流混浊,显得不再清澈美丽。而“烧熁大槠枯”则描绘了一株巨大的槠树已经因为干旱而枯萎。这些形容词犹如镜头一样,将读者带入到这个凄凉的环境中。
最后两句“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之情。诗人来到这里,不禁让他思念起故乡的家人和亲友,远离家乡,隔着五湖的距离,让诗人感到无比遥远。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经费隐君旧宅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人的思恋之情。诗意深远,给人以沉思和思索的空间。
jīng fèi yǐn jūn jiù zhái
经费隐君旧宅
chán yán yù jiǔ zhū, xiù shī yǎn cāng wú.
巉岩玉九株,秀湿掩苍梧。
xiáng ruì jiǔ bù chū, xī xuān xiāo de wú.
祥瑞久不出,羲轩消得无。
yǔ hé gāo pù zhuó, shāo xié dà zhū kū.
雨和高瀑浊,烧熁大槠枯。
dào cǐ sī guī qù, tiáo tiáo gé wǔ hú.
到此思归去,迢迢隔五湖。
贯休(823~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豁(一说为江西进贤县)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7岁时投兰溪和安寺圆贞禅师出家为童侍。贯休记忆力特好,日诵《法华经》1000字,过目不忘。贯休雅好吟诗,常与僧处默隔篱论诗,或吟寻偶对,或彼此唱和,见者无不惊异。贯休受戒以后,诗名日隆,仍至于远近闻名。乾化二年(915年)终于所居,世寿89。
贯休,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他的一生,能诗善书,又擅绘画,尤其是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贯休在唐大中七年(835年)到和安寺出家。他爱憎分明,关心人民疾苦,痛恨贪官污吏。他的《酷吏词》,愤怒谴责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的暴行。他又有不畏权势的傲骨。他在杭州时曾给吴越王钱镠写诗:《献钱尚父》。钱镠读后大喜,但要他把诗中的“十四州”改为“四十州”。贯休断然回答:“州既难添,诗亦难改。”不肯依附权贵。
代表作是关于十六罗汉画像的艺术风貌和进呈经过,《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太平兴国(976~983)年初,太宗皇帝搜访古画,日给事中程公羽牧蜀,将贯休罗汉十六帧为古画进呈。
十六帧罗汉像是贯休绘画作品中辉映古今的名作。不管作品的创作风貌,还是笔墨技巧,历来都受到很高的评价。赫赫有名的《宣和书谱》就说:“以至丹青之习,皆怪古不媚,作十六大阿罗汉,笔法略无蹈袭世俗笔墨畦畛,中写己状眉目,亦非人间所有近似者。”
贯休曾至豫章(今江西南昌)传《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郡太守王慥所钦重。王慥离职后,新任太守蒋瓌开洗忏戒坛,也请贯休为监坛。又叫僧贯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