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似玫瑰,繁英夹刂外开。
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
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
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蔷薇》是唐代诗人齐己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蔷薇花朵根本就像玫瑰,繁茂的花瓣中夹杂着尖锐的刺。香气浓郁的花丛中有支架,红色的花瓣从树上飘落到地上盖满了苔藓。无论是来去的闲人,还是晴朗明媚的天空中飞舞的蝴蝶,都会驻足观赏。但在牡丹花先开放的几天后,蔷薇花就会凋零,消失在尘埃中。
这首诗以描写蔷薇花为主题,通过齐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传达了蔷薇花的美丽和脆弱。诗中描绘了蔷薇花的特征,如与玫瑰相似的外貌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刺。诗人还描述了花丛中的支架,显示出蔷薇花的繁茂。然而,花瓣飘落到地上后,蔷薇花所处的环境变得多了苔藓,这暗示了花朵的凋零和时间的流逝。
诗人通过描写闲人和蝴蝶的观赏行为,强调了蔷薇花的美丽和吸引力。即使是短暂的几天,蔷薇花也能吸引到许多人的目光,甚至能吸引到远处的蝴蝶前来停留。这种描写使人联想到蔷薇花的独特魅力,它即使在短暂的生命中也能够给人带来快乐和美好的感受。
最后两句诗描述了蔷薇花和牡丹花的关系。蔷薇花开放的时间比牡丹花早,但它的盛放也更短暂,很快就会凋谢。诗人用“销歇向尘埃”来形容蔷薇花的凋零,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这种对比同时也凸显了蔷薇花的珍贵和稀有,以及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传达出蔷薇花的美丽、脆弱以及生命的短暂。通过对花朵的描写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命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深思。
qiáng wēi
蔷薇
gēn běn shì méi guī, fán yīng jiā dāo wài kāi.
根本似玫瑰,繁英夹刂外开。
xiāng gāo cóng yǒu jià, hóng luò dì duō tái.
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
qù zhù xián rén kàn, qíng míng yuǎn dié lái.
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
mǔ dān xiān jǐ rì, xiāo xiē xiàng chén āi.
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齐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晚年自号衡岳沙门,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人,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齐己(约860~约937)唐诗僧,本姓胡,名得生,潭州益阳(今属湖南宁乡)人。齐己的一生经历了唐朝和五代中的三个朝代。
864年,齐己出生于湖南长沙宁乡大沩山同庆寺的一个佃户家庭,家境贫寒。6岁多就和其他佃户家庭的孩子一起为寺庙放牛,一边放牛时一边学习、作诗,常常用竹枝在牛背上写诗,而且诗句语出天然,同庆寺的和尚们为寺庙声誉,便劝说齐己出家为僧,拜荆南宗教领袖仰山大师慧寂为师傅。
齐己出家后,更加热爱写诗。成年后,齐己出外游学,云游期间曾自号“衡岳沙弥”。登岳阳,望洞庭,又过长安,遍览终南山、华山等风景名胜,还到过江西等地。这段游学生活丰富了他的写作素材。且他的不少名作佳作是在外游历时写的。
齐己云游天下的时候,曾拿他的诗作《早梅》向诗人郑谷请教。诗句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犹应律,先发映春台”。郑谷阅读后,笑着说:“数枝”非早,不如“一枝”更佳。齐己听后,对郑谷肃然起敬,顶地膜拜。此后,人们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之师”。
齐己游历天下回到长沙时,他的名声已经显赫天下,湖南节帅幕府中的诗人徐东野曾评价他说:“我辈所作,皆拘于一途,非所谓通方之士。若齐己,才高思远,无所不通,殆难及矣”。
921年,齐己在去四川途中路过荆州,被荆州节帅高季兴挽留,安置在龙兴寺,并任命为僧正。齐己在荆州,虽然月俸丰厚,但是他并不喜好钱财,于是写作了《渚宫莫问篇》十五章,以表明他的高洁志向。齐己在荆州期间写了许多诗,76岁的齐己圆寂于江陵。死后以《白莲集》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