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嗔)》


减字木兰花(嗔)

人无常止。
暮四朝三时怒喜。
怪雨嫌风。
高耳皇天下听通。
刚而使酒。
骂坐灌夫忘客寿。
_若予何。
夫子雍容语不多。

《减字木兰花(嗔)》译文及注释


《减字木兰花(嗔)》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沈瀛。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减字木兰花(嗔)
人无常止。暮四朝三时怒喜。
怪雨嫌风。高耳皇天下听通。
刚而使酒。骂坐灌夫忘客寿。
_若予何。夫子雍容语不多。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生无常的主题。作者通过描绘人的情绪波动,以及对自然现象和社会行为的观察,传达出人类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变化。诗中还融入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和对内心情感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首句“人无常止”表明了人的情绪是多变的,暗示了人类在面对不同境遇时的喜怒哀乐。接着的几句描述了一系列的情感和现象,如“暮四朝三时怒喜”揭示了人们情绪波动的频繁和剧烈。

接下来的两句“怪雨嫌风。高耳皇天下听通。”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惊奇之情。作者通过这些描写,强调了人类对于外界环境的敏感和对变化的反应。

第四句“刚而使酒”中的“刚”意味着坚强和果断,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变化时的应对方式。而“骂坐灌夫忘客寿”则是对社会行为的批评,指出了人们在享乐中忽略了生命的短暂。

最后两句“_若予何。夫子雍容语不多。”则表达了作者的心境。作者自问“_若予何”,意味着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对于人生的变幻以及人类的无常感到困惑。而“夫子雍容语不多”描绘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定,表明对于人生的疑虑,沉静地接受现实。

整首诗词通过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存在的思考和对社会风气的批评。同时,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内心的沉静。这首诗词在揭示人生真理的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思考和启发。

《减字木兰花(嗔)》拼音读音参考


jiǎn zì mù lán huā chēn
减字木兰花(嗔)

rén wú cháng zhǐ.
人无常止。
mù sì cháo sān shí nù xǐ.
暮四朝三时怒喜。
guài yǔ xián fēng.
怪雨嫌风。
gāo ěr huáng tiān xià tīng tōng.
高耳皇天下听通。
gāng ér shǐ jiǔ.
刚而使酒。
mà zuò guàn fū wàng kè shòu.
骂坐灌夫忘客寿。
ruò yǔ hé.
_若予何。
fū zǐ yōng róng yǔ bù duō.
夫子雍容语不多。

作者简介


沈瀛[yíng],字子寿,号竹斋,绍兴三十年进士。吴兴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生卒年不详。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历官江州守(今江西九江)、江东安抚司参议。有《竹斋词》1卷,明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村丛书》本。

作者介绍


沈瀛的历史评价

  杨万里曾经赠以诗云:"逢着诗人沈竹斋,叮咛有口不须开。被他写入《旁观录》,驷马如何追得回?"今其书不传。自杨诗看来,《旁观录》大概是《世说新语》一类体裁的书,多记当时文人言行。又有《竹斋词》1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今存80首。其长调写景,规摹柳永(如〔念奴娇〕7首),小令则杂采民间俗语、佛道禅语、玄谈、格言入词。如《醉落魄》云:"来时便有归时刻,归时便是来时迹。世间万事曾经历。只看如今,无不散筵席。"其末句为明清说部所常用(如《金瓶梅》、《珍珠衫》、《红楼梦》),知其源于宋人口头谚语。集中〔减字木兰花〕多至48首,韵脚悉同,亦可见其才情横溢。近人陈衍评其诗曰"倒戟而入作法"(见《宋诗精华录》卷三)。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