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九歌》


九歌

东皇太一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陈竽瑟兮浩倡;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 通:蘋)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大司命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少司命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东君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灵何惟兮水中;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流澌纷兮将来下;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礼魂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九歌》译文及注释


九歌翻译

东皇太一
  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云中君
  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湘君
  你犹豫不决迟迟不来,为谁停留在水中沙洲?
  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
  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湘夫人
  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鸟儿为啥聚集水草里,鱼网为啥挂在树枝头?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恍恍惚惚向远方张望,但见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驼鹿为啥觅食在庭院,蛟龙为啥回游在水边?
  早晨在江边跃马飞驰,傍晚渡过江到了西岸。
  听到夫人的亲切召唤,驾起快车一同归乐园。
  宫室豪华筑在水中央,荷叶圆圆盖在屋顶上。
  香荪饰墙紫贝铺庭院,花椒香味浓郁充满厅堂。
  桂木做正梁,木兰做椽子,辛夷做门楣,白芷饰卧房。
  湘夫人编织薜荔巧手做帷帐,剖开蕙草放在帐顶上。
  白玉为镇压住坐席,摆上石兰满室芬芳。
  荷叶屋顶再加放白芷,杜衡缠绕让满院飘香。
  聚集百草布满庭院,香花摆在门旁走廊。
  九疑众神前来迎接,群神云集纷纷扬扬。
  把香囊抛向滚滚江流,把禅衣扔在澧水之滨。
  在沙洲上拔取杜若,赠寄远方人聊表寸心。
  好时光不能骤然得到,且逍遥等待吉日良辰。

大司命
  敞开了天国的大门,我乘上浓密的乌云。
  命令旋风为我开道,叫那暴雨洗洒路尘。
  神君盘旋从空中下降,我紧跟着你越过空桑。
  九州上芸芸众生闹嚷嚷,谁生谁死都握在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详地飞翔,乘天地正气驾驭阴阳。
  我虔诚恭敬紧跟着你,把上帝权威带到九州上。
  神衣飘动啊长又长,玉佩闪烁啊放光芒。
  一阴一阳啊变幻莫测,我做的事啊众人怎知详。
  折一枝神麻的玉色花朵,送给你这将离去的神灵。
  衰老已经渐渐地到来,不亲近就更要疏远感情。
  我乘着龙车车声辚辚,高飞冲天啊直入重云。
  手持一束桂枝久久伫立,愈是想念啊愈是伤心。
  伤心哀愁又有什么用,但愿像现在康健无损。
  人的寿命本来有定分,死生离合啊怎能由人?

少司命
  芬芳的秋兰,洁白的麋芜,并列生长在堂下漫布。
  绿色的叶子,白色的花朵,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
  人们自有娇美的小儿女,你为何还要替他们愁苦?
  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
  满堂的人儿都倾慕你,只对我传情把秋波送。
  来时默默走时无言语,乘风驾云飘然离我去。
  悲哀莫过于有情人离别,欢乐莫过于知心人团聚。
  荷叶做衣蕙草做腰带,匆匆而来忽然飘天外。
  傍晚时你投宿在帝郊,云端里你又把谁等待?
  想与你一同沐浴在咸池,想与你同晒头发在山窝。
  盼望美人啊美人不来,心神恍惚啊当风高歌。
  孔雀车盖翡翠旗旌,飞上九天扫除彗星。
  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保护老百姓神中你最行。

东君
  一轮红日将出现在东方,照耀我的栏杆神木扶桑。
  抚拍我的宝马安步缓行,夜色渐渐消失露出曙光。
  驾着龙车车声如雷响,遍插云旗旗帜随风扬。
  长叹一声将要升天去,低头徘徊又把故乡望。
  车声旗色娱乐人心醉,观者着迷竟把归家忘。
  绷紧琴弦鼓声相对响,敲击大钟钟架摇晃晃。
  吹奏横笛竽笛声相和,思恋灵巫贤惠又漂亮。
  舞姿翩翩像翠鸟轻飞,载歌载舞齐声诵诗章。
  按照音律唱踏着节拍舞,群神来迎接多得遮太阳。
  青云做衣白霓做裙裳,高举长箭射杀贼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斗舀取桂酒浆。
  抓住马缰绳高高飞驰,幽幽黑暗中急奔东方。

河伯
  河神啊,与你一起游九河,急风冲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车荷叶做车盖,双龙驾辕双螭来拉车。
  登上昆仑纵目望四方,心意飞扬胸怀多宽畅。
  日暮美景流连竟忘归,突然警醒更怀念水乡。
  鱼鳞做屋瓦厅堂画蛟龙,紫贝饰门阙珍珠饰玉宫,河伯啊,为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鼋文鱼伴,同游沙洲永相随,绵绵情深如流水。
  与你携手向东行,送你同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来欢迎,鱼儿列队来陪伴。

山鬼
  好像有个人儿在山坳,身披薜荔女萝束细腰。
  含情脉脉开口微微笑,你爱我啊美丽又窈窕。
  赤豹前拉车,后跟大花狸,辛夷木做车桂枝做旌旗。
  石兰做车盖杜衡做飘带,折下香花送给意中的你。
  我身居竹林深处暗不见天日,通路艰难险阻使我来迟。
  我孤独地站在高山顶端,云海茫茫在我脚下翻卷。
  昏昏暗暗白昼如夜晚,东风阵阵飘洒着细雨。
  痴心等待你不思回返,红颜已凋谢谁来顾盼?
  采灵芝仙草在那巫山间,山石嶙峋葛藤蔓蔓。
  怨恨你失约惆怅我忘返,你也思念我只是不得闲。
  山中人儿纯真像杜若,啜饮石泉伫立松柏下。
  你想我谁知是真是假。
  雷声隆隆细雨飘扬,长猿夜啼声声断人肠。
  秋风飒飒黄叶飘零,痴情思公子徒自哀伤。

国殇
  手持吴戈身披犀牛甲,车轮交错短兵相厮杀。
  旌旗蔽日阵前敌人多如云,勇士争先哪怕乱箭交坠下。
  强敌冲我阵,队列遭践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扎。
  车轮深陷四匹战马被拴住,挥动鼓槌猛敲响鼓勇拼杀。
  苍天哀怨神灵怒气迸发,将士阵亡尸横荒野山下。
  勇夫出征一去不复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遥远。
  佩带长剑秦弓拿在手,身首分离雄心永不变。
  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艺,始终刚强啊不可侵凌。
  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礼魂
  祭礼完成一齐击鸣鼓,传递鲜花轮番来跳舞,美女高唱歌声多安舒。
  春兰秋菊常供奉,祭礼不绝传千古。

九歌内容简介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为“九歌”正文。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男)与山鬼(女)。《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楚辞校补》)。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所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清代陈本礼就曾指出:“《九歌》之乐。有男巫歌者。有女巫歌者;有巫觋并舞而歌者;有一巫唱而众巫和者。”(《屈辞精义》)这样,《九歌》中便有了大量的男女相悦之词,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表演着人世间男女恋爱的活剧。这种男女感情的抒写,是极其复杂曲折的:有时表现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时表现为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别的悲痛与别后的哀思。从诗歌意境上看,颇有独到之处。

  朱熹曾评《九歌》说:“比其类,则宜为三《颂》之属;而论其辞,则反为《国风》再变之《郑》、《卫》矣。”(《楚辞辩证》)同是言情之作,而《九歌》较之《诗经》的郑、卫之风,确实不同。但这并非由于“世风日下”的“再变”,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民族文化不同特征的表现。郑、卫之诗,表现了北方民歌所特有的质直与纯朴;而《九歌》则不仅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而且呈现出深邃、幽隐、曲折、婉丽的情调,别具一种奇异浓郁的艺术魅力。

  男女之情并不能概括《九歌》的全部内容。作为祭歌,由于它每一章所祭的对象不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如《东皇太一》的肃穆,《国殇》的壮烈,便与男女之情无涉。《国殇》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也是一支发扬蹈厉、鼓舞士气的战歌。它通过对激烈战斗场面的描写,热烈地赞颂了为国死难的英雄,从中反映了楚民族性格的一个侧面。

  《九歌》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九歌祭祀性质

  《九歌》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性质。王逸《楚辞章句》说:“《九歌》者,屈原所为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楚国沅、湘之间“信鬼而好祠”,与同期的中原相比,其祭祀方式具有更强的原始色彩。所以,尽管楚辞《九歌》经过屈原加工,但其民间祭祀痕迹尚可看出。其中巫师装扮的各位富有个性的神灵,都同中原一带官方的祭祀乐舞有明显差异。历代史书大都对楚地巫风有过记载。《汉书·地理志》云:“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信巫鬼,重淫祀。”而在“不语怪力乱神”的中原地带,对于鬼神则是“敬而远之”。这些记载体现了楚国同中原一带在对待鬼神态度上的差异。中原文明成熟较早,宗教祭祀与王权的政治理想结合较紧,尤其是经过西周礼乐洗礼之后,其原始色彩更加淡化。《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向孔子询问鬼神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态度说明了儒家的治世态度,这种态度也典型地代表了北方中原一带的宗教观。楚地祭祀形式则因其浓厚的巫风而保留了更多原始遗风。《隋书·地理志》云:“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所以,《九歌》是在楚地巫风大背景下的产物。

  闻一多曾将《九歌》“悬解”为一出大型歌舞剧,对我们研究《九歌》的戏剧因素颇有启发。《九歌》中虽然具有娱乐与扮演因素,而且某些篇章可构成一定情节,但并非所祭祀的每位神灵之间都有必然联系,整个《九歌》并未能构成完整的情节。巫师们时而扮神、时而媚神,其目的还是为了迎请神灵莅临祭坛、获得神灵的福佑,而非为了单纯的表演,故还不能将《九歌》看作一部完整的歌舞剧。另外,《九歌》虽然是在祭祀歌乐基础上加工改编的,但屈原的文学化创作也不能排斥。现存的《九歌》主要以文学作品形式出现,是骚体诗歌。研究《九歌》的戏剧因素,不能停留于《九歌》本身,应当透过《九歌》,看此类形式在民间祭祀过程中的娱乐和扮演行为。

九歌名称由来

  关于“九歌”名称的来历,王逸认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间祭歌创作的。朱熹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词”(《楚辞集注》)。胡适则认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与屈原传说绝无关系”(《读楚辞》)。今人多取朱说。

  《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汉书·地理志》说:“(楚地)信巫鬼,重淫祀。”《吕氏春秋·侈乐》也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所谓“巫音”,即巫觋祭神的乐歌,这是《九歌》与屈原其他诗篇的不同之处。但是,作品中如“载云旗兮委迤”、“九嶷缤兮并迎”、“吾道兮洞庭”等诗句,“老冉冉”、“纷总总”等习用语,又与屈原其他诗作一脉相通。因此,它应当是屈原诗歌艺术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九歌”名称,来源甚古。除《尚书》、《左传》、《山海经》所称引者外,《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乐”,《天问》中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诸语。各书所说到的“九歌”内容虽有种种演化,但可证“九歌”乃是传说中很古的乐章。至于屈原用它作为篇名,似乎不会跟远古“九歌”的章数有关,也不一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调相同。可能是取其“娱神”这一点,再结合《离骚》所说的“康娱”、“乐”的意思,基本上属于新歌袭旧名的类型。

  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赵简子梦中升天所听到的“广乐九奏万舞”,即《九歌》与配合著《九歌》的韶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九歌》自被夏后启偷到人间来,一场欢宴,竟惹出五子之乱而终于使夏人亡国。这神话的历史背景大概如下。《九歌》韶舞是夏人的盛乐,或许只郊祭上帝时方能使用。启曾奏此乐以享上帝,即所谓钧台之享。正如一般原始社会的音乐,这乐舞的内容颇为猥亵。只因原始生活中,宗教与性爱颇不易分,所以虽猥亵而仍不妨为享神的乐。也许就在那次郊天的大宴享中,启与太康父子之间,为著有仍二女(即“五子之母”)起了冲突。事态扩大到一种程度,太康竟领着弟弟们造起反来,结果敌人——夷羿乘虚而入,把有夏灭了。(关于此事,另有考证。)启享天神,本是启请客。传说把启请客弄成启被请,于是乃有启上天作客的故事。这大概是因为所谓“启宾天”的“宾”字,(《天问》“启棘宾商”即宾天,《大荒西经》“开上三嫔于天”,嫔宾同。)本有“请客”与“作客”二义,而造成的结果。请客既变成作客,享天所用的乐便变为天上的乐,而奏乐享客也就变为作客偷乐了。传说的错乱大概只在这一点上,其余部分说启因《九歌》而亡国,却颇合事实。这里特别提出这几点,是要指明《九歌》最古的作用及其带猥亵性的内容,因为这对于解释《楚辞·九歌》是颇有帮助的。少司命一说是主宰人祸福的神。

《九歌》拼音读音参考


jiǔ gē
九歌

dōng huáng tài yī
东皇太一
jí rì xī chén liáng, mù jiāng yú xī shàng huáng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
fǔ cháng jiàn xī yù ěr, qiú qiāng míng xī lín láng
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yáo xí xī yù zhèn, hé jiāng bǎ xī qióng fāng
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
huì yáo zhēng xī lán jí, diàn guì jiǔ xī jiāo jiāng
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
yáng bāo xī fǔ gǔ, shū huǎn jié xī ān gē
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
chén yú sè xī hào chàng
陈竽瑟兮浩倡;
líng yǎn jiǎn xī jiāo fú, fāng fēi fēi xī mǎn táng
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
wǔ yīn fēn xī fán huì, jūn xīn xīn xī lè kāng.
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yún zhōng jūn
云中君
yù lán tāng xī mù fāng, huá cǎi yī xī ruò yīng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líng lián quán xī jì liú, làn zhāo zhāo xī wèi yāng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jiǎn jiāng dàn xī shòu gōng, yǔ rì yuè xī qí guāng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lóng jià xī dì fú, liáo áo yóu xī zhōu zhāng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líng huáng huáng xī jì jiàng, biāo yuǎn jǔ xī yún zhōng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lǎn jì zhōu xī yǒu yú, héng sì hǎi xī yān qióng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sī fū jūn xī tài xī, jí láo xīn xī chōng chōng xiāng jūn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湘君
jūn bù xíng xī yí yóu, jiǎn shuí liú xī zhōng zhōu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měi yào miǎo xī yí xiū, pèi wú chéng xī guì zhōu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lìng yuán xiāng xī wú bō, shǐ jiāng shuǐ xī ān liú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wàng fū jūn xī wèi lái, chuī cēn cī xī shuí sī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jià fēi lóng xī běi zhēng, zhān wú dào xī dòng tíng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bì lì bǎi xī huì chóu, sūn ráo xī lán jīng
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
wàng cén yáng xī jí pǔ, héng dà jiāng xī yáng líng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yáng líng xī wèi jí, nǚ chán yuán xī wèi yú tài xī
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
héng liú tì xī chán yuán, yǐn sī jūn xī fèi cè
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
guì zhào xī lán yì, zhuó bīng xī jī xuě
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
cǎi bì lì xī shuǐ zhōng, qiān fú róng xī mù mò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xīn bù tóng xī méi láo, ēn bù shèn xī qīng jué
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
shí lài xī jiān jiān, fēi lóng xī piān piān
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
jiāo bù zhōng xī yuàn zhǎng, qī bù xìn xī gào yú yǐ bù xián
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
cháo chěng wù xī jiāng gāo, xī mǐ jié xī běi zhǔ
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
niǎo cì xī wū shàng, shuǐ zhōu xī táng xià
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juān yú jué xī jiāng zhōng, yí yú pèi xī lǐ pǔ
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
cǎi fāng zhōu xī dù ruò, jiāng yǐ yí xī xià nǚ
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shí bù kě xī zài dé, liáo xiāo yáo xī róng yǔ.
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xiāng fū rén
湘夫人
dì zi jiàng xī běi zhǔ, mù miǎo miǎo xī chóu yǔ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niǎo niǎo xī qiū fēng, dòng tíng bō xī mù yè xià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dēng bái fán xī chěng wàng, yǔ jiā qī xī xī zhāng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niǎo hé cuì xī píng zhōng, zēng hé wéi xī mù shàng? píng tōng: píng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 通:蘋)
yuán yǒu chǎi xī lǐ yǒu lán, sī gōng zǐ xī wèi gǎn yán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huāng hū xī yuǎn wàng, guān liú shuǐ xī chán yuán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mí hé shí xī tíng zhōng, jiāo hé wéi xī shuǐ yì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cháo chí yú mǎ xī jiāng gāo, xī jì xī xī shì
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wén jiā rén xī zhào yú, jiāng téng jià xī xié shì
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
zhù shì xī shuǐ zhōng, qì zhī xī hé gài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sūn bì xī zǐ tán, bō fāng jiāo xī chéng táng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guì dòng xī lán lǎo, xīn yí méi xī yào fáng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wǎng bì lì xī wèi wéi, pǐ huì mián xī jì zhāng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bái yù xī wèi zhèn, shū shí lán xī wèi fāng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zhǐ qì xī hé wū, liáo zhī xī dù héng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hé bǎi cǎo xī shí tíng, jiàn fāng xīn xī wǔ mén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jiǔ yí bīn xī bìng yíng, líng zhī lái xī rú yún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juān yú mèi xī jiāng zhōng, yí yú dié xī lǐ pǔ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
qiān tīng zhōu xī dù ruò, jiāng yǐ yí xī yuǎn zhě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shí bù kě xī zhòu dé, liáo xiāo yáo xī róng yǔ! dà sī mìng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大司命
guǎng kāi xī tiān mén, fēn wú chéng xī xuán yún
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
lìng piāo fēng xī xiān qū, shǐ dōng yǔ xī sǎ chén
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jūn huí xiáng xī yǐ xià, yú kōng sāng xī cóng nǚ
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
fēn zǒng zǒng xī jiǔ zhōu, hé shòu yāo xī zài yǔ
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
gāo fēi xī ān xiáng, chéng qīng qì xī yù yīn yáng
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
wú yǔ jūn xī qí sù, dǎo dì zhī xī jiǔ kēng
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
líng yī xī bèi bèi, yù pèi xī lù lí
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
yī yīn xī yī yáng, zhòng mò zhī xī yú suǒ wéi
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
zhé shū má xī yáo huá, jiāng yǐ yí xī lí jū
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
lǎo rǎn rǎn xī jì jí, bù jìn jìn xī yù shū
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
chéng lóng xī lín lín, gāo chí xī chōng tiān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jié guì zhī xī yán zhù, qiāng yù sī xī chóu rén
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
chóu rén xī nài hé, yuàn ruò jīn xī wú kuī
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
gù rén mìng xī yǒu dāng, shú lí hé xī hé wéi? shǎo sī mìng
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少司命
qiū lán xī mí wú, luó shēng xī táng xià
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
lǜ yè xī sù huá, fāng fēi fēi xī xí yǔ
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fū rén xī zì yǒu měi zi, sūn hé yǐ xī chóu kǔ
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qiū lán xī qīng qīng, lǜ yè xī zǐ jīng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
mǎn táng xī měi rén, hū dú yǔ yú xī mù chéng
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
rù bù yán xī chū bù cí, chéng huí fēng xī zài yún qí
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
bēi mò bēi xī shēng bié lí, lè mò lè xī xīn xiāng zhī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hé yī xī huì dài, shū ér lái xī hū ér shì
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
xī sù xī dì jiāo, jūn shuí xū xī yún zhī jì
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
yǔ nǚ mù xī xián chí, xī nǚ fā xī yáng zhī ā
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
wàng měi rén xī wèi lái, lín fēng huǎng xī hào gē
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kǒng gài xī cuì jīng, dēng jiǔ tiān xī fǔ huì xīng
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
sǒng cháng jiàn xī yōng yòu ài, sūn dú yí xī wèi mín zhèng.
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dōng jūn
东君
tūn jiāng chū xī dōng fāng, zhào wú kǎn xī fú sāng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fǔ yú mǎ xī ān qū, yè jiǎo jiǎo xī jì míng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jià lóng zhōu xī chéng léi, zài yún qí xī wēi yí
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zhǎng tài xī xī jiāng shàng, xīn dī huí xī gù huái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qiāng shēng sè xī yú rén, guān zhě dān xī wàng guī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
gēng sè xī jiāo gǔ, xiāo zhōng xī yáo jù
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
míng chí xī chuī yú, sī líng bǎo xī xián kuā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xuān fēi xī cuì céng, zhǎn shī xī huì wǔ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yīng lǜ xī hé jié, líng zhī lái xī bì rì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
qīng yún yī xī bái ní cháng, jǔ zhǎng shǐ xī shè tiān láng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cāo yú hú xī fǎn lún jiàng, yuán běi dǒu xī zhuó guì jiāng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zhuàn yú pèi xī gāo chí xiáng, yǎo míng míng xī yǐ dōng xíng.
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hé bó
河伯
yǔ nǚ yóu xī jiǔ hé, chōng fēng qǐ xī shuǐ yáng bō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
chéng shuǐ chē xī hé gài, jià liǎng lóng xī cān chī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
dēng kūn lún xī sì wàng, xīn fēi yáng xī hào dàng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
rì jiāng mù xī chàng wàng guī, wéi jí pǔ xī wù huái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
yú lín wū xī lóng táng, zǐ bèi quē xī zhū gōng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
líng hé wéi xī shuǐ zhōng
灵何惟兮水中;
chéng bái yuán xī zhú wén yú, yǔ nǚ yóu xī hé zhī zhǔ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
liú sī fēn xī jiāng lái xià
流澌纷兮将来下;
zi jiāo shǒu xī dōng xíng, sòng měi rén xī nán pǔ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
bō tāo tāo xī lái yíng, yú lín lín xī yìng yǔ.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shān guǐ
山鬼
ruò yǒu rén xī shān zhī ā, bèi bì lì xī dài nǚ luó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jì hán dì xī yòu yí xiào, zi mù yǔ xī shàn yǎo tiǎo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chéng chì bào xī cóng wén lí, xīn yí chē xī jié guì qí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bèi shí lán xī dài dù héng, zhé fēn xīn xī yí suǒ sī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yú chǔ yōu huáng xī zhōng bú jiàn tiān, lù xiǎn nán xī dú hòu lái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biǎo dú lì xī shān zhī shàng, yún róng róng xī ér zài xià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yǎo míng míng xī qiāng zhòu huì, dōng fēng piāo xī shén líng yǔ
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
liú líng xiū xī dàn wàng guī, suì jì yàn xī shú huá yǔ
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
cǎi sān xiù xī yú shān jiān, shí lěi lěi xī gé màn màn
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
yuàn gōng zǐ xī chàng wàng guī, jūn sī wǒ xī bù dé xián
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
shān zhōng rén xī fāng dù ruò, yǐn shí quán xī yīn sōng bǎi
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
jūn sī wǒ xī rán yí zuò
君思我兮然疑作;
léi tián tián xī yǔ míng míng, yuán jiū jiū xī yòu yè míng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
fēng sà sà xī mù xiāo xiāo, sī gōng zǐ xī tú lí yōu.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guó shāng
国殇
cāo wú gē xī bèi xī jiǎ, chē cuò gǔ xī duǎn bīng jiē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jīng bì rì xī dí ruò yún, shǐ jiāo zhuì xī shì zhēng xiān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líng yú zhèn xī liè yú xíng, zuǒ cān yì xī yòu rèn shāng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mái liǎng lún xī zhí sì mǎ, yuán yù bāo xī jī míng gǔ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tiān shí duì xī wēi líng nù, yán shā jǐn xī qì yuán yě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chū bù rù xī wǎng bù fǎn, píng yuán hū xī lù chāo yuǎn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dài cháng jiàn xī xié qín gōng, shǒu shēn lí xī xīn bù chéng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chéng jì yǒng xī yòu yǐ wǔ, zhōng gāng qiáng xī bù kě líng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shēn jì sǐ xī shén yǐ líng, hún pò yì xī wèi guǐ xióng.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lǐ hún
礼魂
chéng lǐ xī huì gǔ, chuán bā xī dài wǔ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kuā nǚ chàng xī róng yǔ
姱女倡兮容与;
chūn lán xī qiū jú, zhǎng wú jué xī zhōng gǔ.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介绍


屈原的文学成就

著作
  屈原是个诗人,从他开始,中华才有了以文学著名于世的作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称“骚体”),被誉为“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
  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理想
  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所谓“举贤授能”,就是不分贵贱,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选拔上来治理国家,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他还以奴隶傅说、屠夫吕望、商贩宁戚的历史事迹为例,说明了不拘身分选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谓“循绳墨而不颇”,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贵,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屈原虽遭谗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终以祖国的兴亡、人民的疾苦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奋发图强,做个中兴之主。他明知忠贞耿直会招致祸患,但却始终“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危险,在“楚材晋用”的时代完全可以去别国寻求出路,但他却始终不肯离开楚国半步。表现了他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及其“可与日月争光”的人格与意志。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 乃甚或在《三百篇》(《诗经》)以上”(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著名诗人郭沫若曾为其编剧《雷电颂》,以纪念其事迹。

作品风格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如《离骚》写他向重华陈辞之后御风而行,他先叩天宫,帝阍闭门不纳;他又下求佚女,佚女恰巧不在那里;他去向宓妃求爱,宓妃却对他无礼;他欲求简狄和二姚,又苦于没有好的媒人去通消息。这种上天入地的幻想与追求反映了屈原在现实中对理想的苦苦探求。此外如《九歌》、《天问》等还采用大量神话和历史传说为素材,其想象之大胆、丰富 ,古今罕有。
  除此之外,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屈原的介绍

  屈原,湖北秭归人,芈[mǐ]姓屈氏(与楚王同姓不同氏,楚王为芈姓熊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他叫屈原,不叫芈原),名平,字原。生卒年未见正史记载,史学界尚有争论。据推测生于公元前342年3月6日,卒于公元前278年4月26日。是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的爱国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歌之父”。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唱的新时代。公元前342年屈原诞生于楚都丹阳,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为人性格耿直,却因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怀王疏远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怀恨投汨(mì)罗江自杀。老百姓听到噩耗很悲痛,争先恐后的来打捞他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有人用苇叶包了糯米饭,投进江中祭祀屈原,这种祭祀活动一年一年流传下来,渐渐成为一种风俗。 定于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关于端午节其中的一种说法)。对于屈原的忠而见疏,后世诗人阵志岁遥为郁结,其诗《屈原》云:“浩气干霄汉,沉湘忠佞分。材堪佐明主,无计事昏君。”(《载敬堂集·江南靖士诗稿》) 此不仅对爱国者屈原,也是对历代“王之荩臣”(《诗·大雅·文王》)的由衷忾惜;不只对当时楚王,也是对其他昏暗君王的一深刻批判。

  “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乃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在流放期间,屈原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中,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了楚国国都郢都。当年4月26日(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端午节,就是因此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7个国家的75名著名人士联合发起了“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3年,在莫斯科举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决定将屈原列为会议中的历史上的该年“当年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号召全世界人民纪念他。(因为那一年正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也是其他三位文人逝世的“大年”。类似的活动后来也曾举行过多次,如迦梨陀沙、海涅、陀思妥也夫斯基为1956年“世界三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的流放背景

  战国时代,称雄的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争城夺地,互相杀伐,连年不断混战。那时,楚国的大诗人屈原,正当青年,为楚怀王的左徒官。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斡弃周鼎,宝康瓢兮。腾驾罢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贾谊笔下,屈原生活的时代一切都是颠倒的:猫头鹰在天上飞翔,鸾凤却深藏起来;小人得志尊显,圣贤却不得其用;正直廉洁的人受到诬蔑,强横残暴的人却得到称誉;宝剑被贬为钝口,铅刀却被说成锋利;国之重宝周鼎被抛弃,空瓦罐被当成宝物;疲牛跛驴骖驾着马车,千里马却拉着沉重的盐车;帽子本应戴在头上,却被垫在脚下,被汗水湿透。这就是楚国的时局。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时常攻击六国。名士苏秦提出合纵,即联合六国一同抗秦,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楚、齐、燕、赵、韩、魏六国君王齐集楚国的京城郢都,结成联盟,并使怀王成了联盟的领袖,因此得到了怀王的重用,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作主。
  因而,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对屈原非常嫉妒和忌恨,常在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说他夺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挑拨的人多了,怀王对屈原渐渐疏远,因为齐楚连盟,秦国不敢动手,听到这个消息,秦王忙把相国张仪召进宫来商量。 张仪认为六国中间,齐楚两国最有力量,只要离间这两国,联盟也就散了。他愿意趁楚国内部不和的机会,亲自去拆散六国联盟。

第一次流放
  屈原第一次流放汉北地区为汉水的上游。楚怀王十六年(前313年),为了破楚、齐联盟,秦国派张仪贿赂楚国权贵宠臣,又欺骗楚王说:“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出商、于一带六百多里土地。”楚怀王听信张仪的,就把相印授予 人跟张仪去秦国受地。张仪回秦国后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怀王以为张仪怪他绝齐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大怒,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您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某地到某地,广袤六里。”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使很生气,归报怀 丐、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被秦军俘虏,汉中郡沦陷。
  前303年,楚怀王二十六年,齐、韩、魏三国攻楚,声讨楚违背纵约。楚向秦求救,还把太子送到秦国作人质。第二年,楚太子杀了秦大夫逃回楚国。前301年,楚怀王二十八年,秦以此为借口,联合齐、韩、魏攻楚,杀楚将唐昧,占领了重丘 (今河南泌阳县东北)。第二年又攻楚,消灭楚军2万,又杀楚将景缺。这时,昏庸的怀王才又想起齐楚联盟的重要,让太子质于齐以求齐楚联盟反秦。前299年,秦又攻楚,取楚八城。趁这形势,秦昭王“邀请”怀王在武关(今陕西商县东)相会。
  屈原此时已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和昭雎等一起,力劝怀王不要赴会,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可怀王的幼子子兰怕失去秦王欢心,竭力怂恿怀王前去。结果怀王一入武关,就被秦军扣留,劫往咸阳,要胁他割让巫郡和黔中郡。楚怀王被劫往咸阳,楚由齐迎归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不肯向秦割让土地,秦又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取十六城。前296年,顷襄王2年,怀王死于秦国,秦国将他的尸体送回楚国安葬。诸侯由此认为秦国不义。秦国、楚国绝交。

第二次流放
  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派白起前往伊阙攻打韩国,取得重大胜利,斩首24万。秦国于是送给楚王书信说:“楚国背叛秦国,秦国准备率领诸侯讨伐楚国,决一胜负。希望您整顿士卒,得以痛快地一战。”楚顷襄王不忘欲反”的感情,又指出,怀王最后落到客死他国的下场,就是因为“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这对子兰形成了威胁,于是子兰指使靳尚到顷襄王面前进谗,使屈原第二次被流放到南方的荒僻地区。这次流放的路线,按《哀郢》分析,是从郢都(湖北江陵县)出发,先往东南顺江而下经过夏首(湖北沙市东南)、遥望龙门(郢都的东门)经由洞庭湖进入长江,然后又离开了夏浦(湖北汉口),最后到了陵阳(据说是今安徽青阳县南)。

自尽
  秦国对楚王的妥协退让,并不满足。楚顷襄王十九年(前280年),秦将司马错攻楚,楚割让上庸、汉北地;第二年,秦白起攻楚,取邪、邓、西陵;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顷襄王二十一年,屈原当时62岁左右(生于前340,死于前278)。

屈原的生平

出生
  屈原的出生日期,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研究,一直到解放后考古文物的出土才定为公元前340年。研究屈原生辰,主要是根据《离骚》中的两句:"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王逸认为"摄提"是指"摄提格",太岁在寅曰摄提,这是以岁星所当的年次而言;朱熹则以为"摄提"是星名,这个摄提星随斗柄以指十二辰,这里以摄提星所指的月份而言。据邹汉勋、刘师培用殷历和夏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一日。清代陈玚用周历推算定为公元前343年正月二十二日。
  1976年陕西临潼县出土了一件"利簋",器内有铭文4行,32字, 记述了周武王伐纣的过程。汤炳正先生在经过认真考证后认为,"利簋"铭文"岁鼎克"三字中,"岁"指岁星,古人或称"摄提",今人称为木星。"鼎"即贞,训为当。"克"与"辜"同字,为月名,十一月为辜。"岁贞克"意为岁星正当十一月晨出东方,此系指木星的会合周期而言。这样,"利簋"铭文"珷征商,唯甲子朝,岁贞克,昏夙有商"就与《史记》的"正月甲子昧爽,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的记载完全吻合。"利簋"铭文"岁贞克",与《离骚》"摄提贞于孟陬"说的是同一范畴的问题,都是以岁星的运行标记年月。若按《离骚》为例,铭文可以引申为"摄提贞于仲辜";若以铭文例之,《离骚》中的"摄提贞于孟陬"也可以简化为"岁贞陬"。《离骚》中"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岁星恰恰出现于孟春正月的那个月、庚寅这一天我降生了。这里屈原虽然没有正面记述诞生之年,但是凡夏历正月岁星晨出东方,正标志着这一年必然是后世所谓"太岁在寅"之年。这就说明了王逸以"摄提"指木星所当年次之说的正确性,而朱熹关于"摄提"是指星名的说法是片面的。
  天文学家根据汉简《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和帛书《五星占》,计算出周显王三年(公元前366年)正月, 木星的位置恰恰是晨出东方,即所谓摄提格之年。以此为座标,再运用木星的会合周期和恒星周期的规律,并结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和《楚世家》中的历史资料,可以推算出屈原的出生年月。从周显王三年,木星经过两个恒星周期即24年的运行,于楚宣王二十八年(公元前342 年)正月又晨出于东方,这一年应当就是《离骚》"摄提贞于孟陬"的"摄提格"之年。又根据日本学者新城新藏的"战国长历"该年正月朔乙丑进行推算,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日恰恰是庚寅日。因此屈原应当是出生于楚宣王二十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公元前342年3月6日。
  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也称庚寅日出生的男子为贵。云梦本为秦地,据学者研究,云梦秦墓墓主喜为入秦之楚国遗民,因此,《日书》名为秦简,实则反映了楚人的宗教意识,这符合屈原的自述。

取名
  屈原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关于自己名字的来历,屈原在《离骚》中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我的父亲叫伯庸。我降生在寅卯年孟春月的庚寅日,父亲给我起了个好名字,名字叫做“正则”,字叫做“灵均”。屈原的父亲伯庸很有学识,伯庸为儿子取名“平”,又起名“正则”,取字“原”又用字“灵均”这一对名和字相结合的含意是“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而高平曰“原”这里正含有了屈原的一对名和字,其中名“正则”与“平”相结合,则意法天,字“灵均”与“原”相结合,则意法地。法天和法地,这正是父亲希望儿子所能做到的人格要求和处事原则。屈原的生辰名字被解释为符合《史记》中所说“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的天地人三统。

经历
  屈原的事迹,主要见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根据《离骚》“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可推定屈原出生于楚威王元年正月十四日(公元前340年12月21日)。屈原于是年正月十四诞生于楚国丹阳,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
  从屈原的作品中看,他作为贵族参与了楚国的巫术活动。考古文献表明,楚国上层贵族信巫成风。 学者称:“将江陵楚墓竹简所载诸神和《楚辞·九歌》祭祀的神灵进行对应比较,可以发现竹简所载的神与《九歌》所描写的神都是相互配套的,各自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这进一步为人们了解屈原当年从事巫术活动的具体内容提供了旁证材料。”
  屈原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朝廷一切政策、文告,皆出于其手。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上官大夫靳尚出于妒忌,趁屈原为楚怀王拟订宪令之时,在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怀王于是“怒而疏屈平”。
  屈原被免去左徒之职后,转任三闾大夫,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负责宗庙祭祀和贵族子弟的教育。
  怀王十五年(公元前314年),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于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
  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屈原力劝不可,然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却力主怀王入秦,怀王亦不听屈原等人劝告,结果会盟之日即被秦扣留,两年后客死异国。
  在怀王被扣后,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相当于宰相),楚秦邦交一度断绝。但顷襄王在接位的第七年,竟然与秦结为婚姻,以求暂时苟安。由于屈原反对他们的可耻立场,并指斥子兰对怀王的屈辱而死负有责任,子兰又指使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造谣诋毁屈原,导致屈原再次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时间约为顷襄王十三年前后。
  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时,楚国的形势愈益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预示着楚国前途的危机。次年,秦军又进一步深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兴旺的国家已经无望,也曾考虑过出走他国,但最终还是爱恋故土,于悲愤交加之中,自沉于汨罗江,殉了自己的理想。

屈原的习俗

  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敬仰和崇拜的诗人。据《续齐谐记》和《隋书·地理志》载,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鱼虾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中国民间五月五端午节包粽子、把粽子系上五彩丝线,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中国端午节习俗后来传到了朝鲜、日本、缅甸、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等国。 明、清时期政府法令最初只规定了三个主要的节庆:新年、冬至,还有皇帝的生辰,但端午和中秋也变得重要,后来最重要的节日是新年、端午和中秋。这三个主要的节庆称为三大节,各阶层都是一样的。

屈原的墓园

  屈原墓位于湖南汨罗市城北玉笥山东5公里处的汨罗山顶。因在2公里范围内有12个高大的墓冢,这些墓冢前立有“故楚三闾大夫墓”或“楚三闾大夫墓”石碑,相传为屈原的“十二疑冢”。屈原墓园附近有3座规模颇大的寺庙,分别是保缘寺、普济寺和普德大庙。

屈原的故里

  关于屈原出生地,中国屈原学会会长方铭发表文章称屈原生活的战国正值剧烈动荡的时代,楚国由于受到秦国的压迫,疆土不断东移,导致楚国的都城和楚国贵族的食邑也一再变化,而屈原一生,更是处于不断的颠沛流离中。

  河南西峡县一带流传的屈原故事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还有与屈原传说相关的碑刻资料。西峡县有回车镇,“回车”得名于屈原代表作《离骚》“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的诗句。回车镇有村名“屈原岗”,其地处于秦楚之间的大道上。“相传战国时张仪使楚,离间楚、齐关系,许诺将秦商一带地方送给楚国。后来秦背割地之盟,楚怀王一怒之下,不顾三闾大夫屈原的再三谏阻,亲自率兵伐秦,结果败北,行至一土岗想起屈原,仰天哀叹,悔不听他之劝阻,后人即称此岗为屈原岗”(《西峡县志》)。在现存屈原岗碑,“青石质,碑阳横刻‘地以人传’四个小字,下竖刻‘屈原岗’三个大字,碑阴为清人邱铭勋撰写的序文,时为清宣统三年(1911年)。”屈原岗上有屈原庙,每逢端午,香火不绝,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屈原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秭归县位于长江北岸的卧牛山麓,形似一个倾斜的葫芦,故有“葫芦城”之称。因城墙石头叠砌而成,又叫“石头城”。秭归县城东门外,牌坊“屈原故里”系郭沫若手书。旁两块石碑,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汉昭君王嫱故里”。秭归与香溪之间有一沙滩取名“屈原沱”,沱上有屈原祠。从唐宋以来,经数次迁址修葺,后因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兴建,水位升高,于1976年修建此祠。现位于秭归城东向家坪。改名为“屈原纪念馆”。三峡工程的兴建,屈原祠将再次迁建。在乐平里,有关屈原的名胜古迹和传说甚多,如香炉坪、照面井、读书洞、玉米三丘等。

屈原的评价

  《荀子.不苟篇第三》: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投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然而君子不贵者,非礼义之中也。

  汉武帝是汉代第一个热爱屈原作品的皇帝。而所作赋达82篇之多的淮南王刘安,则是对《离骚》作了很高评价的第一位文学理论家。刘安称《离骚》兼有《国风》、《小雅》之长,它体现了屈原“浮游尘埃之外”的人格风范,可“与日月争光”。其后,司马迁为屈原作传,不仅照录了刘安的这些警句,还进一步把《离骚》和孔子删定《春秋》相提并论。他称前者“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但是,后汉的历史学家班固却不以司马迁对屈原之评赞为然。虽然”弘博丽雅,为辞赋宗。后世莫不斟酌其英华,则象其从空。”但,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以贬为主班他指出,称屈原和《离骚》可“与日月争光”云云,“斯论似过其真”。班固的人生观是“全命避害,不受世患”。他以为屈原应像《诗·大雅》所谓的“‘即明且哲,以保其身’斯为贵矣!”他批评屈原不应“露才扬己,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他也不同意屈原把大量的神话传说融入作品中,多称昆仑、冥婚、宓妃虚无之语,皆非法度之正,经义所在。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