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后时。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译文及注释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是唐代祖咏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作者秋天听到百舌鸟的鸣叫后所引发的思绪与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
秋天闻到美妙的百舌鸟鸣叫,
惊动飘扬的帘帷。
回忆起异地的明月,
它能在巳时之后发声。
变迁进程真可早,
离开山谷为何暂缓?
凝视自己的影子,
心中怀念的空白之处。
凄凉的岁月即将晚去,
萧索的燕子将要迁徙。
留恋地听不完的曲调,
使我心中更加悲伤。
高飞展翅依靠自身力量,
巧妙地唱出任何姿态。
回应之后陷入沉寂,
之间有关的断裂仿佛遗失。
花朵繁茂上林路,
霜落在汝川的河滨。
暂且要长久地飞翔,
乘春季节自有安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听到百舌鸟鸣叫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于岁月变迁和自然律动的思考和体悟。百舌鸟的鸣叫引起了作者对遥远异地月亮的怀念之情,也令他回忆起自己辗转于陌生的地方的经历。作者觉得自己的变迁进程可能有些缓慢,他看着自己的影子,感到自己与回忆中的故乡有着很大的落差。诗中表达了对身处异地的孤独和思乡之情。作者通过描写燕子即将迁徙和岁月的凄凉之感,再次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然而,在离别和寂寞中,作者表达了对于独自唱歌的鸟儿的敬佩和羡慕,他期待着自己也能随云飞翔,思想自由。诗词结尾以花朵繁茂和秋霜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冀,他希望能够乘着春风,在自己的时光里找到归宿和安稳,展开自己的人生旅程。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写景华美,作为写人写景的佳作,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心灵和对自然世界的深入观察。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拼音读音参考


rǔ fén qiū tóng xiān zhōu wáng cháng shǐ hàn wén bǎi shé niǎo
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

qiū tiān wén hǎo niǎo, jīng qǐ chū lián wéi.
秋天闻好鸟,惊起出帘帷。
què niàn shū fāng yuè, néng míng sì hòu shí.
却念殊方月,能鸣巳后时。
qiān qiáo chéng kě zǎo, chū gǔ cǐ hé chí.
迁乔诚可早,出谷此何迟。
gù yǐng cán wú duì, huái qún kōng suǒ sī.
顾影惭无对,怀群空所思。
qī liáng suì yù wǎn, xiāo suǒ yàn jiāng cí.
凄凉岁欲晚,萧索燕将辞。
liú tīng wèi zhōng qū, mí lìng xīn dú bēi.
留听未终曲,弥令心独悲。
gāo fēi píng lì zhì, qiǎo zhuàn rèn tiān zī.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fǎn fù zhī ér jìng, jiān guān duàn ruò yí.
返覆知而静,间关断若遗。
huā fán shàng lín lù, shuāng luò rǔ chuān méi.
花繁上林路,霜落汝川湄。
qiě zhǎng líng fēng hé, chéng chūn zì yǒu qī.
且长凌风翮,乘春自有期。

作者简介


祖咏 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少有文名,擅长诗歌创作。与王维友善。王维在济州赠诗云:"结交二十载,不得一日展。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赠祖三咏》)其流落不遇的情况可知。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及第,长期未授官。后入仕,又遭迁谪,仕途落拓,后归隐汝水一带。

作者介绍


祖咏的介绍

  祖咏(699-746?),洛阳(今属河南)人,开元十二年(724)进士。后移居汝水以北别业,渔椎终老。曾因张说推荐,任过短时期的驾部员外郎。诗多状景咏物,宣扬隐逸生活。其诗讲求对仗,亦带有诗中有画之色彩,其与王维友善,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故也。代表作有《终南望余雪》、《望蓟门》、《七夕》、《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陆浑水亭》、《家园夜坐寄郭微》、《送丘为下第》、《古意二首》等,其中以《终南望余雪》和《望蓟门》两首诗为最著名。《望蓟门》诗描写沙场塞色,写得波澜壮阔,令人震动,其中“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为有名的佳句。

  祖咏经历与常建相似,存诗数量也比较接近。他的山水诗具有语言简洁、合蕴深厚的特点。他的诗以赠答酬和、羁旅行役、山水田园之作为主,一般都写得工稳妥贴,但却缺乏较深刻的思想和较鲜明的艺术特色。从大致的倾向上看,他的一些诗已经接近“大历十才子”的诗风。

祖咏的轶事

  跟大诗人王维关系极其密切的洛阳诗人祖咏,尽管在写作诗文时不怎么喜爱长篇大论,但他却经常为获得一句好诗而终日冥思苦想,所以他写出来的诗作往往也受到了人们的称赞。著名唐诗选本《唐诗三百首·五绝》卷便选有他的诗作《望终南余雪》,当然,若严格按照近体诗要求的话,其实说它是“五古”,似更为妥当些。①

  说起此诗的创作过程,诗人祖咏却有着一番颇不寻常的经历。那年冬天,祖咏到了京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按照考试的惯例,举子们无疑要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这才算合式。而这次应试的题目叫《望终南余雪》;终南山,亦即横亘陕西等省的一座著名山脉。望着它上面的余雪,不用说,它使人想像的余地当然就大了。因为距离京城如此之近的地方,有些人望着积雪将产生高兴的心情,而有的人则感到自己还受到饥饿的交攻而痛苦不堪。当然,也有些人将由此感到广大人民的生活深受煎熬,不由得感慨万千而顿生同情之心……

  考场里一片静寂,连根针掉落地上的声音也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而原本生性苦吟的祖咏此时此刻就坐在还算是暖和的考场里,两眼眺望终南山北那绵延着的仍还没有全部融化的余雪;俗谚所说“下雪不冷消雪冷”呀,这顿然使他联想到不但是我这个外来人感到一种身心的寒冷,而且更多的百姓由于贫寒交迫,不就尤其感到身心的寒冷了吗?想到这一层,他刹那间便把诗作一气呵成了;接着,他就站起来对主考官说:“试官大人,我现在可以出场了吗?”那位正在沉思该次将会录取上什么举子的试官大人,却连头也都没抬地闷声说:“这么快就考好啦?那你把考卷拿来我看!”

  听到此话的祖咏遂把他的考卷恭恭敬地呈献给这考官大人: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②

  这主考官粗粗扫视了试卷一眼,当下便不由惊讶起来:“噫,你怎么才写四句就不写了?要知道,按照规定你得写上六韵十二句的呀!”祖咏向他深深地施了一礼,然后严肃而斩截地说:“大人所言不差!但小生觉得拙作已经把题目中的意义写完了,便没有必要再去画蛇添足地硬要凑着了,所以小生就此交卷!”主考官听了,再次端详着祖咏的诗作,细细吟味之下,感到祖咏这诗果然含有一种悲天悯人的襟怀,这是极为难得的诗人所应具备的素质,遂不由含笑地点了点头。

  清代大诗人王士稹把他这首咏雪诗,跟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以及唐代大诗人王维“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相提并论,以为它们都是咏雪的“最佳”之作;事实上,从诗作的深度和对人民的关切度来说,还得算祖咏这诗出类拔萃。因为大凡文学作品,当然是极其讲求立意高低和韵味悠长而定其品质高下的。

  所以,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他果然考取了被人们所羡慕着的进士。祖咏这敢于冒险打破常规而又被主考官破格录取的事情,端的都是极为难得之事!但他的仕途生涯却并不怎么顺利,后来甚至到了以捕鱼砍柴为生的地步,这真是他乃至那个时代的读书人的无限悲哀了。所以,好友王维就在赠送祖咏诗中有句悲叹道:

  结交三十载,不得一日展。
  贫病子既深,契阔余不浅!③

  按:① 因“浮云端”三字为“三平”,而“三平”则属古体诗最为明显的标志,故此诗不应是近体诗“五绝”;但普通选本皆如此对待,姑从之。至于“霁”失律,则有“增”来隔句拗救,故仍合律而非“失律”也。② 此据《直斋书录解题》、《河岳英灵集》及《唐诗纪事》等。③ 展,有作“废”者,误。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