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中文译文: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魏仓曹宅中的一株石竹花。石竹花生长在各种各样的色彩中,却因独特的华滋而彰显出众。尽管身处蕙兰等众多美丽花卉之间,石竹花却没有与它们争妍斗艳的时刻。作者和同人们都在闲暇时光里争相前去府中欣赏这株石竹花,约定在落日后庭再一起观赏。石竹花的叶片紧密排列,散发着红点点的芳香,细长的枝条上灵巧地开放着紫色的花蕊。它的花香迷人,让人看了无法厌倦,欲望采摘它的愿望越发强烈。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株石竹花的美丽和吸引力。作者通过对花朵的描述,表现出自然的恬静与和谐,以及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欣赏之情。同时,此诗也展示了唐代文人士大夫们对花草的热爱,并通过府中的石竹花,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愿望。整首诗以流畅的韵脚和工整的结构,呈现出优美的诗意。
wèi cāng cáo zhái gè fù yī wù dé dàng xuān shí zhú
魏仓曹宅各赋一物得当轩石竹
luó shēng shū zhòng sè, dú wèi biǎo huá zī.
罗生殊众色,独为表华滋。
suī zá huì lán chù, wú zhēng táo lǐ shí.
虽杂蕙兰处,无争桃李时。
tóng rén qū fǔ xiá, luò rì hòu tíng qī.
同人趋府暇,落日后庭期。
mì yè sàn hóng diǎn, líng tiáo jīng zǐ ruí.
密叶散红点,灵条惊紫蕤。
fāng fēi kàn bù yàn, cǎi zhāi yuàn lái zī.
芳菲看不厌,采摘愿来兹。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李颀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长期居住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有时来往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交游很广泛,与盛唐时一些著名诗人王维、高适、王昌龄、綦毋潜等,都有诗什往还。他还喜欢炼丹修道,王维有诗相赠说:“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赠李颀》),约在天宝末去世。
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著名诗人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赵郡(今河北赵县)人,一说东川(今四川三台一带)人。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薄子弟,倾财破产。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今河北南许昌)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晚年仍过隐居生活。他一生交游很广,当时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关系密切。李颀性格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就最大,奔放豪迈,慷慨悲凉,最著名的有《古从军行》 、 《古意》 、 《塞下曲》等。李颀还善于用诗歌来描写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著名,也擅长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为后人推崇。 《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足以表现他的诗歌成就的大致有这样四个方面:
边塞诗
如《古意》、《古从军行》,以豪迈的语调写塞外的景象,揭露封建帝王开边黩武的罪恶,情调悲凉沉郁。
描写音乐的诗篇
如《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听安万善吹觱篥歌》,记述的是当时自西域传入的新声,可以看出唐朝文化艺术的多方面发展。
寄赠友人之作
有《送陈章甫》、《别梁锽》、《送康洽入京进乐府歌》、《赠张旭》等,着力描叙一些不得施展怀抱的,有才能的人物。诗中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发展了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
修道生活情趣
殷璠称之为"颀诗发调既清,修辞也绣,杂歌咸善,玄理最长"(《河岳英灵集》),但有浓厚的消极思想,不能代表其主要成就。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颀诗集 1卷。今存《李颀集》有《唐人小集》本1卷;《唐诗二十六家》本3卷。《全唐诗》编为 3卷,但仍有遗漏。如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卷四"李颀诗"条提到并加以称许的"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四句,就不见于《全唐诗》。生平事迹见《唐才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