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过天威径》


过天威径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过天威径》译文及注释


诗词《过天威径》是唐代诗人高骈的作品,描述了战争过后归途的壮烈和凶险。

豺狼坑尽却朝天,
战马休嘶瘴岭烟。
归路嶮巇今坦荡,
一条千里直如弦。

译文如下:

飞豺与狼已经被消灭,
战马停止嘶鸣在烟雾弥漫的山脉。
归途曾是崎岖险峻,而今已变得平坦开阔,
一条千里的道路笔直如弦。

这首诗词通过衬托战争后的平静与安宁,展示了壮丽而坚韧的归途。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战争后豺狼消亡、战马平静的景象,通过对比强调了归途的辛酸和艰险。只有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人们才能真正体会到归途的美好,曾经险峻的山路已变得平坦开阔,一条直如弦的千里之路给人带来了希望与释放。

整首诗词情绪沉重而豪放,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与归途的壮丽。通过描述战后的景象和归途的艰险,诗人展现了坚强与乐观的精神,传递了对和平与希望的追求。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痛苦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战士们英勇奋斗的赞扬和敬意。

《过天威径》拼音读音参考


guò tiān wēi jìng
过天威径

chái láng kēng jǐn què cháo tiān, zhàn mǎ xiū sī zhàng lǐng yān.
豺狼坑尽却朝天,战马休嘶瘴岭烟。
guī lù xiǎn xī jīn tǎn dàng, yī tiáo qiān lǐ zhí rú xián.
归路嶮巇今坦荡,一条千里直如弦。

作者简介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作者介绍


高骈的生平

  高骈(821-887),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孙。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乃山东(太行山以东)汉族名门渤海高氏。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时历淮南节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光启中为毕师铎所杀。家世禁衞,颇修饰,折节为文学,笔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咸通二年(八六一)张翔所撰唐蹈溪庙记,为其所书。

  《唐书本传、集古录》唐末大将。字千里。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累仕为右神策都虞候。懿宗初,高骈统兵御党项及吐蕃,授秦州刺史。咸通七年(866)﹐高骈镇安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交广物资运输。后入为右金吾大将军,除天平军(今山东东平北)节度使。僖宗乾符二年(875),移镇西川,在任上刑罚严酷,滥杀无辜,但有干才,他筑成都府砖城,加强防御。又在境上驻扎重兵,迫南诏修好,几年内蜀地较安。五年,徙荆南(今湖北江陵)。当时,王仙芝、黄巢起义军转战江南,朝廷任高骈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次年,又迁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仍充都统、盐铁使以镇压起义军和主管江淮财赋。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