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冑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术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追授□州长史,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襄嗣事,与尚书左丞宋游道、中书侍郎李绘等并追诣晋阳,俱为上客。累迁散骑常侍。
辛术,字怀哲,少年聪明,有见识和器度最初任司空胄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同主管营建邺都宫室,辛术有构思,百工之事都能成功,两次升任为尚书右丞。出任清河太守,治政以才能出名。又授并州长史,因父亲去世守丧而离任。清河父老几百人到京城请求立碑歌颂功德.文襄继承时,辛术与尚书左丞宋游道、中书侍郎李绘等人追到晋阳,一并成为座上客。屡次升仟至散骑常侍。
武定八年,侯景叛,[二]除东南道行台尚书,封江夏县男,与高岳等破侯景,擒萧明。迁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使。齐天保元年,侯景征江西租税,术率诸军渡淮断之,烧其稻数百万石。还镇下邳,人随术北渡淮者三千余家。东徐州刺史郭志杀郡守。文宣闻之,□术自今所统十余州地诸有犯法者,刺史先启听报,以下先断后表闻。齐代行台兼总人事,自术始也。安州刺史、临清太守、盱眙蕲城二镇将犯法,术皆案奏杀之。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奴婢百口及资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术乃送诣所司,不复以闻。邢卲闻之,遗术书曰:"昔钟离意云『孔子忍渴于盗泉』,便以珠玑委地,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及王僧辩破侯景,术招携安抚,城镇相继款附,前后二十余州。于是移镇广陵。获传国玺送邺,文宣以玺告于太庙。此玺即秦所制,方四寸,上纽交盘龙,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二汉相传,又传魏、晋。怀帝败,没于刘聪。聪败,没于石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中,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遣督护何融送于建邺。历宋、齐、梁,梁败,侯景得之。景败,侍中赵思贤以玺投景南兖州刺史郭元建,送于术,故术以进焉。寻征为殿中尚书,领太常卿,仍与朝贤议定律令。迁吏部尚书,食南兖州梁郡干。
武定八年,侯景叛乱,任东南道行台尚书,封为江夏县男,同高岳等打败侯景,捕获萧明升任东徐州刺史,为淮南经略使。齐天保元年,{娄量征收辽西的租税,圭街率领众军渡过进回拦截他们,烧毁他们征收的稻谷敷百万石。返回后镇守下邳,百姓跟随辛术北渡淮河的人有三千余家。塞涂州刺史郭志杀郡守。文宣听说这件事,命令辛术从今以后所统率的十余州众人有犯法的,如果是刺史,先启奏朝廷,刺史以下的,先处理再上奏。齐代行台兼管民事,是从辛术开始的。室州刺史、临清太守、盱眙蕲城二缜将领犯法,辛术都审理上奏杀了他们。睢州刺史及所属的郡守都犯了死罪,朝廷把他们的奴婢百及资财全部赐予了辛术,辛术再三辞让没有允许,辛街就送给主管部门,不再过问。邢邵听说此事,给辛街写信说:“过去钟离意说‘孑子在盗泉忍受干渴,,便把珠玉扔到地上,你现在能够如此,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同一行为。”王僧辩打败侯景,辛术招引安抚,城镇相继归附,前后二十余州。于是移军镇于广陵。获得传国玉玺送到邺,文宣拿着玉玺告于太庙。此玺是秦所制,四寸见方,上纽盘龙交错,其文字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两漠相传,又传至魏、晋。怀帝失败,沦于刘聪。刘聪败,沦于石氏。石氏败,晋穆帝永和年间,濮阳太守戴僧施得到,派督护何融送到建邺。历经宋、齐、梁,梁败,侯景得到。侯景失败,侍中趟思贤拿着玉玺投奔侯景的部下南兖州刺史郭元建,郭元建送给辛术,所以辛术用以进献。不久召为殿中尚书,兼太常卿,于是与朝廷贤士议定律令。升任吏部尚书,享受南兖州梁郡的干禄。
迁邺以后,大选之职,知名者数四,互有得失,未能尽美。文襄帝少年高朗,所弊者疏;袁叔德沉密谨厚,所伤者细;杨愔风流辨给,取士失于浮华。唯术性尚贞明,取士以才器,循名责实,新旧参举,管库必擢,门阀不遗。考之前后铨衡,在术最为折衷,甚为当时所称举。天保末,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
迁到邺以后,负责吏部铨选的官员,知名的有四个人,各有得失,未能尽善尽美。文襄帝年轻豁达开朗,缺点在于粗疏;袁叔德谨慎忠厚。缺点在于过细;杨情风流敏捷,取人失于浮华。惟有辛术崇尚坚贞清白,以才能取士,力求名符其实,新老人员都加以举荐,管库的有才能一定提拔,门第高低贵贱都不遣漏。考察他们前后品业衡量,在辛术那裹最为公允适中,很为当时称赞推崇。天保末年,文宣曾令辛术选拔百名官员,参选的二三千人,辛术品评士子,人们没有怨恨毁谤,他所提拔的人,后来也都显贵。
术清俭,寡嗜欲。勤于所职,未尝暂懈。临军以威严,牧人有惠政。少爱文史,晚更修学,虽在戎旅,手不释卷。及定淮南,凡诸资物一毫无犯,唯大收典籍,多是宋、齐、梁时佳本,鸠集万余卷,□顾、陆之徒名画,二王已下法书数亦不少,[三]俱不上王府,唯入私门。及还朝,颇以馈遗权要,物议以此少之。十年卒,年六十。皇建二年,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州刺史。子阁卿,尚书郎。阁卿弟衡卿,有识学,开府参军事。隋大业初,卒于太常丞。
辛术品德清廉,少奢欲。勤于所任职务,未曾有一点懈怠。指挥军队有威严,管理百姓施行仁政。年轻时喜爱文史,晚年更加勤于学习。即使在行军途中,也手不释卷。平定淮南,所有的物资秋毫无犯,惟有大收典籍,多是宋、齐、梁时的嘉本,搜集万余卷,还有顾、陆等人名画,二王以下的法书也为数不少,全都不上交王府,收入自己的家。还朝后,多用以馈赠权贵,人们的议论因此鄙视他。天保十年去世。享年六十岁。皇建二年,追赠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青蛆刺史。儿子盐型,任尚书郎。旦困弟蛮型,有学识,任开府参军事。隋大业初年,在太常丞官位匕去世。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魏昭成皇帝六世孙也。五世祖常山王遵。[四]父晞,有孝行,父卒,庐于墓侧而终。文遥贵,赠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谥曰孝。文遥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卲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余岁。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此殆古来未有。"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魏昭成皇帝第六世孙。五世祖是常山王元遵。父亲元晞,有孝敬父母的德行,父亲去世后,在墓侧结庐守丧而死。文遥显贵后,追赠元晞特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谧号孝。文遥聪明成熟早,济阴王晖业常说:“这个孩子有辅助君王的才能。”晖业曾大会宾客,有人带《何逊集》初到洛,众人都加以赞赏。河间邢邵测试文遥,读几遍可以背诵,文遥看一遍便背诵,当时年仅十余岁。济阴王说:“我家的千里驹,现在到底怎么样?”邢邵说:“这恐怕自古没有。”
起家员外散骑常侍。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合祭酒。以天下方乱,遂解官侍养,隐于林虑山。
从家中被征召任员外散骑常侍。父亲去世,服丧完毕,任太尉束合祭酒。因天下正乱,就辞官侍养母亲,隐居在林虑山。
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齐受禅,于登坛所受中书舍人,宣传文武号令。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后忽被中旨幽执,竟不知所由。如此积年。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著金带及御服赐之,即日起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参军,典机密。及践祚,除中书侍郎,封永乐县伯,参军国大事。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王叡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即位,任遇转隆,历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中、中书监。天统二年,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朝。再迁尚书左仆射,进封宁都郡公,侍中。
武定年间,文襄召为大将军府功曹。齐接受挥让,在登坛时受中书舍人,宣布传达文武号令。杨遵彦常说:“能够解穣侯印的,一定是此人。”后来忽然被秘密逮捕幽禁,竟然不知是何缘由。如此多年。文宣后来亲自到监狱,握其手道歉,亲自解下所佩金带和御服赐予他,即日起用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任大丞相府功曹参军,掌管机密。孝昭即位,任中书侍郎,封为永乐县伯,参预军国大事。皇上病危,舆垩台王垦童、赵郡王产壑等共同接受顾命嘱托,迎立武成。武成即位之后,地位待遇更高,历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侍中、中书监。天统二年,诏令特别赐予高姓,户籍属于掌管王室亲族的官吏,子弟照例每年一定时间入朝。再次升任尚书左仆射,进封宁都郡公,侍中。
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然探测上旨,时有委巷之言,故不为知音所重。齐因魏朝,宰县多用□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遂请革选。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叡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魏之将季,宗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慰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文遥前后事奉三位君主,通达世务,皇上每到前殿,多命他宣布命令,号令文武百官,声韵高亢清朗,发音流畅。然而探测主上旨意,时常被民间议论,所以不被了解的人所敬重。齐因袭魏朝,县宰多用出身低下的人,致使士人耻于作县令。塞遥认为县令是抚治百姓的关键,就请求淘汰选拔。于是秘密命令访求举拔无官的贵族子弟,诏令任用他们。还恐怕他们陈诉,把他们召集到神武门,让趟郡王高散宣布主上旨意,大声地念他们的姓名,深加抚慰晓谕。士人作县令,从此开始。舆趟彦深、和士开一起被信任重用,虽然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像士开贪淫乱政,处在季、孟之间。但他性情宽厚,与人无洛到邺,仅有土地十顷,家境贫穷,仅够供穿衣吃饭而已。魏将到末世,宗族被侮辱,有人冒然侵夺,文遥就把土地给了他。显贵后,这个人还在,就带领全家人逃跑。文遥大惊,追赶上加以抚慰,还把土地给他,那人惭愧而不接受,彼此相让,于是成为闲田。
至后主嗣位,赵郡王叡、娄定远等谋出和士开,文遥亦参其议。叡见杀,文遥由是出为西兖州刺史。诣士开别,士开曰:"处得言地,使元家儿作令仆,深愧朝廷。"既言而悔,乃执手慰勉之。犹虑文遥自疑,用其子行恭为尚书郎,以慰其心。士开死,自东徐州刺史征入朝,竟不用,卒。
后主继位,赵郡王高叙、娄定远等谋划将和±开赶出朝廷,文遥也参加了他们的商议。高教被杀,文遥由此出京任西兖州刺史。到和士开那裹告别,士开说:“处在言官的职位,让元家小儿作令仆,深愧朝廷。”说完之后便后悔,就握着手安慰他。还顾虑文遥有疑心,任用他的儿子壬达为尚书郎,以宽其心。±题死,从塞鱼出刺史召入朝,最终没有任用,去世。
行恭美姿貌,有父风,兼俊才,位中书舍人,待诏文林馆。齐亡,阳休之等十八人同入关,稍迁司勋下大夫。隋开皇中,位尚书郎,坐事徙瓜州而卒。行恭少颇骄恣,文遥令与范阳卢思道交游。文遥尝谓思道云:"小儿比日微有所知,是大弟之力,然白掷剧饮,甚得师风。"思道答云:"郎辞情俊迈,自是克荷堂构,而白掷剧饮,亦天性所得。"行恭弟行如,亦聪慧早成,武平末,任著作佐郎。
元行恭姿容英俊,有父辈的家风,并有卓越的才能,任中书舍人,在文林馆待诏。齐灭亡,阳休之等十八人一起入腿,升任司勋下大夫。隋闻皇年间,任尚书郎,因事连坐流放瓜州而去世。I述年少而骄横放纵,塞遥让他与莲厘卢思道交往。文遥曾经对思道说:“小儿近略有学问,这是大弟的功劳,然而白天赌博,过量饮酒,也是从老师学的。”思道回答说:“令郎言辞优异,自然能够继承先祖的遭业,而白天赌博,遇量饮酒,也是天性所成。”行恭弟行如,也聪明早成,武平末年,任著作佐郎。
赵彦深,自云南阳宛人,汉太傅□之后。高祖父难,为清河太守,有惠政,遂家焉,清河后改为平原,故为平原人也。本名隐,避齐庙讳,改以字行。父奉伯,仕魏位中书舍人、行洛阳令。彦深贵,赠司空。彦深幼孤贫,事母甚孝。年十岁,曾候司徒崔光。光谓宾客曰:"古人观眸子以知人,此人当必远至。"性聪敏,善书计,安闲乐道,不杂交游,为雅论所归服。昧爽,□自扫门外,不使人见,率以为常。
趟彦深,自称是直荡壅题人,濩太傅鱼遣的后代。高祖父赵凿,为!翅太守,有好的政绩,于是家居此地,渣回后改为里愿,所以为垩愿人。本名碴,因避齐的庙讳,改为字称。父亲奉伯,在魏任中书舍人,兼代洛阳令。彦深显贵后,追蹭为司空。彦深年幼丧父,家中贫困,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十岁时,曾拜访司徒崔光。崔光对宾客说:“古人看眸子可以了解人,这个人必定前程远大。”天性聪明,擅长文字和筹算,安闲乐道,不随便与人交往,为雅士推崇信服。黎明就自扫门外,不让人看到,习以为常。
初为尚书令司马子如贱客,供写书。子如善其无误,欲将入观省舍。隐靴无□,衣帽穿弊,子如给之。用为书令史,月余,补正令史。[五]神武在晋阳,索二史,子如举彦深。后拜子如开府参军,超拜水部郎。及文襄为尚书令摄选,[六]沙汰诸曹郎,隐以地寒被出为沧州别驾,辞不行。子如言于神武,征补大丞相功曹参军,专掌机密,文翰多出其手,称为敏给。神武曾与对坐,遣造军令,以手扪其额曰:"若天假卿年,必大有所至。"每谓司徒孙腾曰;"彦深小心恭慎,旷古绝伦。"
起初是尚书令司马子如地位低下的门客。负责书写。子如喜欢他无错,想要推举他入观省舍。赵隐靴中无毡,衣帽破旧,子如供给他。用他作书令史,月余,补为正令史。神武在晋阳,要找两个史官,子如举荐彦深。后来授子如开府参军,越级授水部郎。到文襄为尚书令兼任吏部尚书,拣选诸曹郎官,赵隐因地位低贱被外任沧州别驾,辞绝没有到任。子如把逭报告神武,征补为大丞相功曹参军,专门负责机密,公文信札由他起草书写,十分得体敏捷。神武曾与他相对而坐,让他拟定军令,用手摸着他的额头说:“如果上天让你长寿,必定大有前途。”常对司徒孙腾说:“彦深小心恭慎,自古没有。”
及神武崩,秘丧事,文襄虑河南有变,仍自巡抚,乃委彦深后事,转大行台都官郎中。临发,握手泣曰:"以母弟相托,幸得此心。"既而内外宁静,彦深之力。及还发丧,深加褒美,乃披郡县簿为选封安国县伯。从征颍川,时引水灌城,城雉将没,西魏将王思政犹欲死战。文襄令彦深单身入城告喻,即日降之,便手牵思政出城。先是,文襄谓彦深曰:[七]"吾昨夜梦猎,遇一□豕,吾射尽获之,独一大豕不可得。卿言当为吾取,须臾获豕而进。"至是,文襄笑曰:"梦验矣。"即解思政佩刀与彦深曰:"使卿常获此利。"
文宣逝世,对丧事保密,文襄帝担心南有变故,就亲自巡视安抚,把后事委托彦深,改任大行台都官郎中。文襄临行,握着他的手流泪说:“把母亲弟弟托付给你,有幸得到你的诚心。”不久内外安宁,是凭藉彦深之力。回来发丧,对彦遝大加赞扬,打开郡县簿为他选封安国县伯。跟随文襄帝出征颉川,当时引水灌城,城雉就要淹没,酉魏将领王墨苏还想死战。文襄帝令彦锂只身入城晓谕敌军,当日投降,便手拉着思政出城。在此之前,文襄对彦深说:“我昨夜梦到打猎,遇到一群猪,我全都射获,仅有一只大猪没有得到。你说当为我获取,一会儿抓到大猪进献。”至此,文襄笑着说:“梦应验了。”就解下思政的佩刀给彦深说:“使你常猎得此类大猪。”
文宣嗣位,仍典机密,进爵为侯。天保初,累迁秘书监,以为忠谨,每郊庙,必令兼太仆卿,执御陪乘。转大司农。帝或巡幸,即辅赞太子,知后事。出为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为政尚恩信,为吏人所怀,多所降下。所营军处,士庶追思,号赵行台顿。文宣玺书劳勉,征为侍中,仍掌机密。河清元年,进爵安乐公,累迁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迁尚书令,为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拜司空,为祖珽所间,出为西兖州刺史。四年,征为司空,转司徒。丁母忧,寻起为本官。七年六月暴疾薨,时年七十。
塞宣继位,仍让彦蓝掌管机密,进升为侯爵。丢堡初年,多次升迁任秘书监,因为他忠诚谨慎,每次祭祀天地、先祖,一定让他兼太仆卿,驾车陪乘。改任大司农。皇上有时巡游,就辅助太子,掌管后方之事。出京任东南道行台尚书、徐州刺史,治理崇尚施恩德守信用,为官吏百姓所怀念,归顺的人很多。所驻军的地方,士人百姓思念,称为赵行台顿。文宣用加玺印的书信勉励慰劳,召为侍中,仍然掌管机密。河清元年,进升安乐公的爵位,几次升任为尚书左仆射、齐州大中正、监国史,改任尚书令,为特进,封宜阳王。武平二年授司空,被祖埏所离间,出京任西兖州刺史。武平四年,召为司空,又改任司徒。母亲去世,离官守孝,不久又起任原来的官职。武平七年六月突然生病去世,享年七十岁。
彦深历事累朝,常参机近,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自皇建以还,礼遇稍重,每有引见,或升御榻,常呼官号而不名也。凡诸选举,先令铨定,提□人物,皆行业为先,轻薄之徒,弗之齿也。孝昭既执朝权,□臣密多劝进,彦深独不致言。孝昭尝谓王晞云:"若言□心皆谓天下有归,何不见彦深有语。"晞以告,彦深不获已,陈请,其为时重如此。常逊言恭己,未尝以骄矜待物,所以或出或处,去而复还。母傅氏,雅有操识。彦深三岁,傅便孀居,家人欲以改适,自誓以死。彦深五岁,傅谓之曰:"家贫儿小,何以能济?"彦深泣而言曰:"若天哀矜,儿大当仰报。"傅感其意,对之流涕。及彦深拜太常卿,还,不脱朝服,先入见母,跪陈幼小孤露,蒙训得至于此。母子相泣久之,然后改服。后为宜阳国太妃。彦深有七子,仲将知名。
彦深前后事奉几个朝代,时常参与皇帝身边的机要之事,性情温柔谨慎,喜怒不形于色。从皇建以来,礼遇逐渐加重,每有召见,或入宫进见,经常呼他官号而不叫姓名。凡是各项选拔举荐,先让他审定,提拔奖励,都以德行功业放在首位,轻薄之徒,不屑一顾。孝昭掌握朝廷大权,群臣大多秘密劝他当皇帝,彦深却不劝进。孝昭曾经对王晞说:“如果说众人之心都认为天下有所归附,为什么不见彦深说话。”王晞将这件事告诉彦深,彦深不得已,去劝陈,他在当时地位重要到如此地步。平时言语谦虚行为恭顺,不曾骄傲待人,所以有时显达有时隐退,离官后还能复职。母亲傅氏,素有节操见识。彦深三岁,傅氏便守寡,家人想要她改嫁,以死发誓不从。彦深五岁,傅氏对他说:“家境贫困,孩儿年幼,靠什么生活?”彦深流着泪说:“如果上天哀怜,孩儿长大成人当报答抚养之恩。”傅氏很感动,相对哭泣。彦深授太常卿后,回家,不脱朝服,先进去拜见母亲,跪在地上陈说幼小孤单,承蒙母训得以至此。母子相对而泣许久,然后换服。傅氏后来成为宜阳国太妃。彦深有七个儿子,仲将知名。
仲将,沉敏有父风。温良恭俭,虽对妻子,亦未尝怠慢,终日俨然。学涉□书,善草隶。虽与弟书,书字楷正,云草不可不解,若施之于人,即似相轻易,若与当家中卑幼,又恐其疑所在宜尔,是以必须隶笔。彦深乞转以万年县子授之。位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隋开皇中,位吏部郎,终于安州刺史
仲将,沉静聪明有父亲的遣风。温良恭俭,即使对于妻子儿女也未曾怠慢,整日庄重严肃。博览群书,擅长草书隶书。即使给弟弟写信,写字也是端正工整,说草书不能不懂,若写给别人,就好像轻慢对方,如果写给本家中卑幼之人,又恐怕他们怀疑所应当作的事情,因此必须用隶书。彦深请求改授他万年县子的爵位。任给事黄门侍郎、散骑常侍。隋开皇年间,任吏部郎,在安州刺史的官职上去世。
齐朝宰相,善始令终唯彦深一人。然讽朝廷以子叔坚为中书侍郎,颇招物议。时冯子琮子慈明、祖珽子君信并相继居中书,故时语云:"冯、祖及赵,秽我凤池。"然叔坚身材最劣。
齐朝的宰相,善始善终的仅有彦深一个人。然而用委婉的语言暗示朝廷让他的儿子叔坚任中书侍郎,颇招致人们的议论。当时冯子琮的儿子慈明、祖埏的儿子君信相继在中书省做官,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话:“冯、祖和赵,脏了我的凤池。”以叔坚才能最差。
校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