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管仲临终前要求驱逐的是哪三人?齐恒公是怎么做的?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国相,辅佐齐恒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公元前645年,为了成就齐国霸主之位而呕心沥血一生的管仲走到了人生终点。下面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听说管仲病重卧床不起,齐桓公也顾不上老弱的身体,亲自到管仲府邸探望。

经过一番寒暄慰问之后,齐桓公回到正题,问管仲何人可以接替相位。管仲虽然病危,却依旧谨慎,反问齐桓公看好谁?

《管子》记载,管仲有病,桓公往问之......虫出户而不收者,以不终用贤也。

齐桓公推荐的第一个人是鲍叔牙,他帮助齐桓公夺得国君之位,是齐国的元老重臣。

除此之外,鲍叔牙也有卓越的才华,他推荐管仲为齐相,而自己只做大谏,负责官吏的选拔。

在外交上,鲍叔牙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按理说,以鲍叔牙的地位和才能,完全可以担任齐国国相。但管仲认为他不合适,虽然光明磊落,却过于善恶分明,不利于管理政务。

齐桓公推荐的第二个人是易牙,他并非传统的士大夫,而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厨师,非常受齐桓公的宠幸。

有一天齐桓公胃口不佳,什么美味都吃腻了,想换换口味,尝尝蒸婴儿肉是什么味道,于是易牙便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菜。

齐桓公知道后非常感动,认为易牙对自己的忠心已经超过了父子之情,从此对他更加宠幸。

可是管仲却认为他毫无人性,为了讨好国君,不惜杀自己的儿子,不宜为齐国国相。

齐桓公推荐的第三个人是开方,他是卫懿公的庶长子,当年齐桓公征讨卫国时,开方作为使者到齐国求和。

可是开方见齐国国力强盛,就没有返回卫国,而是留在齐国为官。

后来卫国被狄人所灭,卫国宗亲不论男女老幼,都返回故地为重建卫国而奔走,开方却无动于衷,继续留在齐国侍奉齐桓公。

齐桓公认为开方对自己的忠心已经超过对故国之情,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却不以为然,连父亲去世都不回去奔丧,如此无情无义的人,怎么能够真心忠于国君?

齐桓公推荐的第四个人是竖刁,他是齐国宦官,负责掌管内侍及女宫的戒令。

当初,齐桓公四处寻找有能力的人帮助自己管理后宫事务,这份差事对许多人都有吸引力,但有一大弊病让人却步,那就是必须阉割才能入宫。

竖刁宁愿自残身体都要进宫侍奉齐桓公,令齐桓公十分感动,所以十分信任他。

管仲却十分担心,不爱惜自己的身体是违反人情的,这样的人又怎能真心忠于君主?

谈论半天却没有一个结果,而且管仲还要求君主务必远离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人,这让齐桓公有些不满。

因此,管仲只得退而求其次,将公孙隰朋推荐给齐桓公,公孙隰朋忠君爱国,为人厚道,而且很有责任心,齐桓公想了想也觉得不错。

管仲去世后,齐桓公按照他的临终遗嘱驱逐了易牙、开方、竖刁三人,可是齐桓公已年过古稀,再没有雄心壮志,每天只想安逸享乐,突然失去三个弄臣后觉得每天都食不知味。

于是,齐桓公认为管仲对三人的看法有误,因此派人把他们召回,从此沉迷于三人的甜言蜜语之中。

公孙隰朋接任齐相之位不到一个月就病逝,情急之下鲍叔牙担任齐相,可是看到齐桓公重新召回三人,鲍叔牙也抑郁而终。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不起,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国君之位而公开争斗。

《史记》记载,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

易牙、开方、竖刁等三人见齐桓公不久于人世,便堵住宫门,假传君命,不准任何人进去,连食物和水都不可以。

就这样,齐桓公活活饿死在自己的王宫里,尸体在床上躺了两个多月都无人理睬,“停尸不顾,束甲相攻”便成为后世君主对继承人问题的最大警示。

齐桓公去世后,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等五个儿子都先后当过齐国国君,然后数年时间内又被亲兄弟杀死。

这种动乱持续了四十多年,让齐国国力大减,再也不复当年九合诸侯的霸主景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