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自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韩信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他在战场上所向睥睨,斩杀了不少敌人。可谓是刘邦手中的一把利剑,一出鞘就能杀敌。
有韩信在,刘邦如虎添翼,使敌人更加闻风丧胆。那么韩信如此勇猛,并在后来实力大增,为何不能够自立门派,独自打下一片江山呢?
一、韩信不擅长使用政治手段
1、韩信身边严重缺乏将领
韩信身边既没有像刘邦队伍中樊哙、曹参等一等一的武将,也没有张良、陈平一样厉害的军师,所以韩信身边既缺乏武将,又缺乏文将。
如此对比之下,韩信周围似乎缺少了很多主心骨啊!任凭韩信本领多高,也抵不过刘邦的大部队。这体现了无论何时,单打独斗,总是比不过一起作战。
众人拾柴火焰高,建立王朝最需要的并不是有多高的武力值,而是有指挥大家齐心合力的能力。想要成为一代君主,首要的就是笼络人心,汇聚起大家的力量,让每个人发挥出其最大的优势,而不是每件事情都要亲自首当其冲。
2、韩信身边没有军师追随
韩信身边并没有像诸葛亮那样出神入化般厉害的军师,也没有张良追随。韩信自己似乎并不觉得文将有多重要,他的内心崇尚的还是用武力解决问题。
然而他并不清楚,光靠武力是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的,或许可以得到一时的胜利,但是作为长远来讲是不可靠的。
一个好的军师,能抵得上好几支军队。当军师指挥得当时,不但能赢得战争、使军队的损失降到最低,还能大大提高将士们的士气、为以后的每次战斗做好铺垫。
提前做好指挥,能使军队将士之间更加和谐、信任度增加,使军队能够在战场上战斗之时汇聚起一股强大的凝聚力,犹如利剑出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3,韩信的性格使然
韩信是一个武将,其优势就是武力值高。但是那又怎样呢?没有一定的政治手段和政治头脑,就会变成一个只会蛮干的莽夫。
韩信就学不来政治上的那一套,也不屑使用。所以这时候就凸显出了刘邦的优势了,刘邦一个武力值极差的人,从底层一路走来,最擅长的就是揣测人心、拉拢人心。
虽然项羽和韩信从战斗力上来讲,都要比刘邦强得多,但是他们并不擅长拉拢人心。他们只顾着自己的高傲、自己的脸面,却不曾低下头来看看其他人是怎样的。这时候刘邦就显得特别突出了,所以最后,刘邦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韩信不善于与人交际,且其手下的士兵还尽是刘邦原部下的人,所以每次出事这些人心里面还是认同的刘邦。
在一次对战中,刘邦因人马不足,直接耍手段收回了韩信的军队,这些士兵并无怨言,也并未显露出任何不满的情绪。
由此可见,韩信虽然得到了这些部队的使用权,但是他也只是使用了这些军队,并未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
这也是韩信性格上的缺陷导致的,他的性格使他不屑于与旁人刻意交流,他认为这是一种讨好的、谄媚的、不正当的手段,殊不知正是这种手段直接获取了人心。
尽管有时候好听的话不一定能实现,但是大家普遍需要鼓励不是么?任谁也不愿整天对着一个清高的人,并且既无承诺也毫无希望。
刘邦及时地给予将士心理安慰,给足他们信心,为他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让刘邦获取了民心,赢在了交际。
二、韩信没有强硬的后台作为支撑
1、韩信军中的粮草供给堪忧
在战争中,粮草就相当于救命稻草。而韩信所使用的粮草由萧何供给,萧何乃是刘邦的手下。若是韩信离开了刘邦,他的粮草又将从何而来呢?
从老百姓的手中抢吗?且不说韩信的性格根本就做不到这样,即使韩信能做到搜刮百姓的粮草,那他的良好形象还会有吗?答案是肯定不会的。
齐国早就被搜刮了,若是再来一次,老百姓还有得活吗?那样的话,韩信必将成为老百姓最恨的人之一,更不必再提日后招收人马、笼络人心了,他的形象是彻底毁了。因此,韩信的粮草一事就困住了他,使他不得不依附于刘邦。
2、韩信出身于没落贵族
韩信是没落贵族出身,没有多少根基。项羽的老家是在江东,那里有他的父老乡亲,并且项羽有他的叔父帮衬着他,为他出谋划策,控制他的脾气。而韩信则没有人管他,他的身后没有这么多人拥护。
刘邦当时的仁厚形象已深入人心,以仁爱为名的他早已在民间传尽。关中人还一直推荐刘邦做关中王,可见刘邦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不一般。韩信则没有这些机会和能力了,故他的背景实力是最差劲的一个。
3、韩信对刘邦心存感激之情
韩信最开始是在刘邦营中做个执戟郎,韩信虽不喜,但终归是刘邦收留了他。当时韩信离开项羽,没有更好的去处,正是刘邦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才有了韩信后来的成绩。
历史小精灵王总结:
无论如何刘邦都是韩信的恩人,在他最落魄的时候收留了他,还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表现自己。
韩信是一个信守承诺之人,再加上刘邦擅长笼络人心,所以韩信基本不可能再叛变,另立门户一说更加不可能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