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

唐灭西突厥之战是怎么回事?对唐朝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突厥汗国是六世纪中叶在漠北崛起的由突厥人建立的以游牧为主的部落联盟国家。583年因隋分化离间突厥分裂为东突厥、西突厥。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西突厥盛时期的疆域为东至突厥国(东突厥),西至雷翥海(今里海,一说今咸海),南至疏勒(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北至瀚海。

在唐同东突厥交锋的时期,西突厥控制着西域地区,并拥有如高昌、焉耆、龟兹、于田、疏勒等附属国。唐消灭东突厥之后,这些西突厥的附属国与唐西部的疆域接壤,开始受到唐朝的影响,开始跟唐进行交往。唐朝曾向强大的东突厥称臣,后来只用三年,就灭掉东突厥。

唐贞观前期,西突厥可汗乙毗咄陆兵势强盛,独霸西域,自恃强大,扣留唐朝使者,642年发兵攻打唐伊州(今新疆哈密),被郭孝恪击败。贞观十六年(642),唐准备经略西域,打通西行的商路。646年阿史那贺鲁归附唐,被封为左卫将军,征讨其他不归附唐朝的西突厥各部。651年,阿史那贺鲁招降其余西突厥部落,拥兵数十万,自立为沙钵罗可汗。见唐太宗逝世,觉得有机可乘,于七月脱离唐并发兵攻打唐的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

唐高宗随派兵征伐,至永徽六年(655),唐攻伐西突厥大的战役已有3次,虽有重大战果,但均未取得全胜。显庆二年(657),唐高宗再派右屯卫将军苏定方讨伐西突厥。苏定方在作战的同时还招降了许多西突厥部落,使他们为唐军作战。沙钵罗以10万突厥兵在曳咥河(今新疆额尔齐斯河)包围了苏定方一万余人的部队,苏定方在挫败对方三次冲锋之后率骑兵反击成功,大败突厥部队,斩获数万人。一些突厥部落归降,沙钵罗则向西逃走。

苏定方部队克服恶劣天气,追击200余里。当时天下大雪,众将要求雪停以后进兵。苏定方认为正可趁天雪之机,攻敌不备。于是唐军冒雪昼夜兼程前进。在金牙山(今中亚塔什干)大败沙钵罗,斩俘数万人。之后,苏定方恢复原西突厥领地内的生产,将钵罗掳掠的牲畜、财物归还百姓,并命萧嗣业率兵继续追击。沙钵罗逃至石国,被石国俘虏交给唐。自此,西突厥汗国亡,唐朝廷在当地设置了昆陵、蒙池两个都护府,加上安西,北庭,形成“安西四镇”大唐行政区划扩大至中亚。

唐代的著名边塞诗:“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就是反映的这段故事。

同时对前西突厥的首长阿史那弥射、阿史那步真也大胆委以征伐的重任。由于他们原是西突厥人,了解当地情况,并在西突厥民众中间有一定的号召力,因而在此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地运用了“以夷制夷”、恩威并用的策略。

唐朝在这一系列战争获得胜利,对其控制西域,保障丝绸之路起了重要的作用,并消除了边境的威胁,也使得其他国家在了解到唐朝实力后纷纷归附,同时促进唐人和西域的文明交流,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出现了高潮,丝绸之路也繁荣无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 2024 www.suishouch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随手查 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 沪ICP备202302767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