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
引《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
《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
晋•葛洪 《抱朴子·吴失》:“阴阳相沴寒燠繆节。”
清•赵翼 《渔塘》诗:“维桑可御寒维柳可纳凉,寒燠各有资,此亦经济方。”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风物清华彼此都是外籍又无聚族而居的排外恶习自然不会发生嫉视异乡人的心理。”
借指时间。一寒一燠代表一年。
引清•陈确 《与刘伯绳书》:“违晤以来,再易寒燠,怀想之私,与时俱增。”
指问候冷暖的应酬话。
犹苦乐。
寒燠,拼音hán yù,是指冷热。
寒 [ hán ] 1. 冷,与“暑”相对。 如 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 2. 害怕。 如 寒心。 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 如 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更多解释]
燠 [ yù ] 1. 暖,热。 如 燠热(闷热)。寒燠失时。 [更多解释]
答:寒燠的拼音是:hán yù
点击 朗读图标播放 寒燠 的发音
答:寒燠的意思是:嘘寒问暖等应酬话。
答:寒燠的近音词、同音词有:含育,含玉,含誉,涵育,函育,韩愈,寒玉,琀玉,汉语,函宇,酣饫,函舆